一、主要性能
(一)基本性能
1、面向政府領導的防災減災綜合信息平臺,要求能夠支持200人同時網上查詢、處理,各系統響應時間不超過3秒。
2、面向公眾的防災減災信息服務平臺,要求能夠支持10000人同時進行操作,日訪問量最高可達到500萬人,各系統響應時間不超過3秒。
(二)特殊要求
1、數據精確度
系統涉及不同類型的數據,數據從采集、檢驗、錄入、上報到入庫,經過多種工序,要保證數據精度需要。
2、時間特性
系統涉及多個單位,業務流程復雜,尤其是實時監控、業務處理等方面,對系統的響應時間、更新處理時間、數據轉換與傳輸時間及運行效率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系統設計、模型算法等方面要有所考慮,采用高效合理的方法和算法,以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3、適應性
系統在操作方式、運行環境、與其它軟件的接口以及開發計劃等發生變化時,應具有的適應能力。
二、 技術參數
(一) 防災減災綜合信息平臺
綜合門戶:預警信息展示、產品配置、產品展示;
信息服務:包括水務、海洋、氣象部門的監測信息、預測預報信息、預警信息及協同指揮相關信息,當預報即將發生嚴重的臺風、洪水、干旱和風暴潮災害時,三防辦根據預報提前發出預警。
行業集成:水務、海洋、氣象部門現有系統集成;
系統管理:用戶管理、通訊錄管理、應急信息維護及維護日志管理。
(二) 多部門聯動指揮調度系統
系統以事件為驅動、以預案為主線,通過對預案進行結構化、精細化處理,設計一個科學合理的會商模式,構建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完善、內容豐富、性能穩定、實用性強、界面友好、擴展方便的防災減災綜合信息平臺,滿足省領導及相關廳局協同會商、協同指揮工作需求。
值班管理:包括值班首頁、三防報告管理、輿情監測、三防值班管理、公文流轉、排班管理、傳真收發、短信發送、通訊錄管理、防汛LED信息發布等。
應急保障:包括概化圖信息、報表信息、單兵集成、防災物資、搶險隊伍、預案、防汛工情、避災場所、重要監控對象。
預案結構化:包括預案的結構化要素以及預案與其涉及的指標體系、指揮部信息、專家信息、救援力量、應急響應、應急保障、信息發布、恢復重建等信息的關聯。
協同會商:包括防汛會商、防風會商、防旱會商;
(1)分析和總結雨情、汛情、風情、潮情、旱情;
(2)研究雨情、汛情、風情、潮情、旱情發展趨勢;
(3)提出下階段防汛防旱防風的重點和措施建議,同時根據本預案要求,商定是否啟動相關應急響應;
(4)專題研究分析特重大、緊急汛情和風情、旱情及國家防總及其辦公室領導安排布置的工作。
(5)會商決策結果即時通報各省三防辦成員單位、各市縣和省管水利工程管理單位。
協同指揮:調度管理、應急保障;
災情統計上報:人員轉移統計、漁船回港避風統計、社會影響統計、農業影響統計、水利影響統計、交通影響統計。
(三) 防災減災信息服務平臺
通過統一防災信息公眾門戶,給公眾各部門預測預報數據、預警數據。公眾可及時獲取各部門相關的信息,做好防災減災的相應措施。防災減災信息服務平臺具體功能需求包括:公眾門戶、綜合信息服務、防臺專題信息展示。
公眾門戶包括:平臺簡介、通知公告、天氣預報、預警信息。
綜合信息服務包括:水情、雨情、墑情、降雨等值面、風情、浪高、氣溫、氣壓、能見度、水文預報成果接入、漁場預報、海浪預報、潮汐預報、海水浴場、濱海旅游度假區預報、近海及重點海域海洋環境預報、風場、浪場、流場、臺風路徑、天氣預報、衛星云圖、氣象雷達圖、天氣圖等。
防臺專題信息展示包括:臺風路徑、臺風新聞、避險知識、防汛知識、預案內容、最新云圖、雨情信息、水情信息。
微信公眾號包括:消息推送、菜單設計及輸入獲取。
防災減災APP包括:汛情摘要、實時水情、實時雨情、天氣預報、臺風路徑、衛星云圖、氣象雷達、降雨分布圖。
三、工程實例
海南省互聯網+防災減災綜合信息平臺(一期)。
四、應用領域
(一) 防汛防臺領域
通過對水務、海洋、氣象部門防災減災信息進行橫向整合,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建成滿足省領導及相關廳局進行防風、防汛、防旱等災害防治時,協同會商、協同指揮、信息發布等工作需求的防災減災綜合信息平臺、多部門聯動指揮調度系統,并通過互聯網建設防災減災信息服務平臺,面向社會公眾、游客提供防災減災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