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03來源:水利部網站
本站訊 12月30日,陜西省水利廳在寶雞組織召開2019年渭河、漢江、嘉陵江水量調度工作會議,安排部署2020年江河水量調度工作。
會議總結回顧了2018-2019年度渭河、漢江水量調度工作,安排部署了2019-2020年度水量調度任務;討論了《2019年渭河漢江嘉陵江水量調度工作報告》、《2019年至2020年度渭河、漢江、嘉陵江水量調度計劃》和《渭河、漢江、嘉陵江水量分配方案》征求意見稿。
會議指出,陜西省江河水量調度工作始于2006年,從渭河、涇河、北洛河干支流統一調度開始,是納入黃河支流調度的首批河流。2015年起實施紅堿淖跨省區補水,2017年啟動實施了漢江、嘉陵江水量調度。經過十三年實踐,全省水量調度更加科學,協調協商更加緊密,支持保障更加有力,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是管控有力,實現了斷面流量與下泄水量“雙達標”。渭河、漢江、嘉陵江用水指標去年共節余6.76億立方米,渭河國控華縣斷面、省控7個斷面最小流量和下泄水量實現雙達標;漢江、嘉陵江斷面最小流量和下泄水量超額完成任務。二是監管到位、生態效益顯著。渭河林家村斷面2019年度下泄水量13.77億立方米,千河流域生態調度穩步實施,紅堿淖實施跨省區補水100萬立方米,組織4次秦嶺北麓生態保護區生態流量專項檢查,首次下達的河道外生態用水2.13億立方米,用于補充湖泊濕地生態用水和地下水回灌。三是層級負責、落實了各方責任。公布水量調度行政責任人和主管部門負責人,并將水量調度工作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內容,促進江河流域水資源節約和保護,全省河流水質總體良好,渭河流域干支流考核斷面首次全部達標,漢丹江水質持續優良。四是監測預報精準及時,技術支撐保障得力。北斗衛星監測信息接入省江河水庫工作中心調度大樓,全面服務渭河流域水量監測工作。水文部門發揮技術優勢,從預報、測報、發布等全過程為流域抗旱防汛和水量調度提供數據支撐。開展省內江河水量分配、河流生態流量分析、健康評估等基礎工作,為推進江河水資源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會議強調,一要深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貫徹落實水利部鄂竟平部長在山東省東營市召開江河流域水資源管理現場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全省江河水情,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五新戰略”任務不斷追趕超越和水利廳“三水統籌”、“三頭水愿”、“八項水務”。二要落實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做好江河生態流量確定、水量分配工作、確定可用水量、落實以水定需、加強取水口監督管理、健全水資源監測體系等全省水資源管理工作。三要把加強江河水資源管理和調度擺在重要位置,精心安排部署,逐級落實責任。多措并舉,加大投入,加快江河治理和生態保護進度,提升基礎管理水平。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江河水資源管理和調度工作要堅持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工作機制,加強行政資源協調,確保重點,加快推進合理分水,落實好國家批復的黃河“八七分水”指標細化、嘉陵江、漢江、渭河、伊洛河、窟野河分水方案。加強江河數量調度監測、預報和地下水監測和超采區治理工作,各取用水管理單位要堅持節水優先,維護良好的用水秩序。各市要抓好省級部署工作任務的分解和落實。江河水資源管理和調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級水利部門要主動加強與發改、財政、自然資源、住建、農業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促進江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