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17來源:水利部網站
本站訊 自2014年底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以來,已實現1600多天連續不間斷安全供水,向天津市引調引江水超過40億立方米,水質穩定達標,南水北調工程已逐漸成為天津市繼引灤入津工程后第二條城市供水生命線,發揮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一是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在引江水的有力支撐下,全市供水總量由2014年24.1億立方米增加至2018年28.4億立方米,城鎮供水總量由2014年11.6億立方米增加至2018年17.9億立方米,其中引江水在城鎮供水總量中的比重已超過80%,成為城鎮供水的主要水源。引江通水以來,原水水質常規監測24項指標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標準及以上,自來水出廠水、管網水濁度明顯下降,飲用水口感、觀感得到顯著提升,截至目前,引江供水已覆蓋天津市16個行政區中的14個,全市近1000萬市民從中受益。
二是重新構架城鄉供水新格局。引江通水后,天津市逐步形成引江、引灤輸水工程為骨架,于橋、爾王莊、北大港、王慶坨、北塘五座水庫互聯互通、互為補充、統籌運用的供水新格局。天津市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等經濟核心區域實現了引江、引灤雙水源保障,城市供水“依賴性、單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農村地區實施了第一輪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通過延伸自來水管網等措施,改善了全市2430個村、209.4萬農村居民飲水質量,2018年起天津市啟動了新一輪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為開展扶貧助困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重要基礎保障。
三是有效推進地下水壓采進程。引江通水后,天津市充分利用引江水置換地下水源,有力促進了本市地下水壓采進程,2015~2017年累計壓采地下水6400萬立方米,2018年,深層地下水開采量降至1.50億立方米。
下一步,天津市水務局將繼續完善引江供水配套工程體系,切實保障工程運行安全,同時落實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優化水資源配置,深入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用好來之不易的引江水源,為天津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