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3-17來源:錫林郭勒日報
本報訊(記者孟麗鵬)記者從3月13日召開的全盟水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我盟將整合各類涉水項目,多渠道多層次爭取水利投入,完成水利投資14億元。
今年我盟將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以自治區提出的農村牧區安全飲水工程全覆蓋和盟委、行署部署的“十件實事”解決水草場人畜飲水困難項目為載體,解決2.62萬人、176萬頭(只)牲畜飲水安全。依托國家節水示范、自治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四個千萬畝”建設等項目,建設節水灌溉面積6萬畝,增強抗旱減災保障能力。落實京津唐風沙源治理工程和小流域治理項目工程,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76萬畝。立足實際,發展特色和生態漁業,完成水產品產量5200噸,實現漁業產值1.5億元。
認真抓好各類水庫及防洪工程安全度汛,確保汛期不發生重大險情。加快明安圖鎮、烏里雅斯太鎮工業園區、阿巴嘎旗工業供水、恩格爾河水庫等4處供水工程,烏蘭敖包水庫等6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多倫小河子等8條中小河流治理,錫林浩特市防洪水系二期工程等19項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繼續實施好盟旗兩級防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平臺建設和錫林浩特市等5個旗縣市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建設。
加強依法治水,管好資源權。落實水資源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制度,用水總量控制在6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0年下降22%,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7%,監測水功能區達標率88%。完成水利廳下達的20個河流斷面水功能區監測、17個入河排污口水質監測工作。依托國家抗旱規劃項目啟動實施,做好2014—2016年鑲黃旗等6個旗市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項目,力爭三年內建成以抗旱水源工程為骨干,結合提水、輸(運)水、儲水、送水服務組織等配套設施高標準、現代化的抗旱應急供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