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1-30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中國水利網站訊 又撕完了一本日歷,在盤點和謀劃的忙碌之中,我們迎來了嶄新的2015年。
回顧2014,這一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區水利建設實現長足發展,小農水重點縣建設、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等一批重大水利項目落地生根,滿當當的幸福送給了人民群眾。
水生態美景,讓群眾住得更舒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藏掖在群眾內心深處的生態宜居夢開始被喚醒了。
2014年,青原區富田鎮和文陂鎮渼陂村列入江西水生態文明鎮村建設試點。在機遇面前,該區沒有停留在一鎮一村的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上,而是大力引導群眾開展鎮邊、村邊、路邊、景邊、水邊的潔化、綠化、美化,使農村環境整潔靚麗,文陂渼陂古村、富田陂下古村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有景沒水,缺秀氣,更缺靈氣。青原區利用小農水重點縣建設資金杠桿,撬動水庫、山塘、門塘溝渠改造,提升水利工程蓄水、通水能力,實現清水長流。與此同時,大力開展水庫水質治理專項行動,依法停止水庫營養化養殖,實行人放天養。2014年10月的數據顯示,該區54座大小水庫全部退出了營養化養殖,29座水庫水質優于III類水,螺灘中型水庫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油籮坑、釣魚臺、貓兒下等水庫成為生態旅游景區。
據統計,2014年青原區整合各類資金1.15億元,全面建成52個美麗鄉村示范點,3個鄉鎮晉升國家生態鎮,首獲“全省生態區”稱號。如今,一座座都市花園、休閑樂園、美麗家園在青原農村拔地而起,讓人充分感受到生態之美。
小農水致富,鼓起百姓錢袋子
2014年,青原區糧食生產實現“十一連增”。捷報再次傳出的背后,“功在小農水,一批中低產田成為高產田?!睋?,去年該區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建成高標準農田2萬畝,新增大棚面積30多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6家。
時下盡管是嚴冬,然而江西熙龍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依然春意盎然,大棚蔬菜綠油油一片,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分類打包、裝卸上車,一派繁忙的勞動景象。
該基地負責人黃江東介紹,在這里上班的工人基本上都是本地農民。土地流轉后,他們一手拿著租金,一手拿著工資,收入成倍增長。據了解,青原區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帶動了周邊4.3萬戶農民致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200元。
水利引領農業提檔升級。近年來,青原區先后建立農業示范園區4個,擁有各類農產品示范基地100多個,帶動發展專業合作社128家,家庭農場50多家,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12家,“三品一標”農產品26個。
自來水惠民,提升群眾生活水平
2014年12月21日,距鎮上3公里多、座落在嵩華山腳下的富灘中學終于接通了自來水,800多名師生從此可以喝上干凈、安全的飲用水?!皼]有水的日子真是沒法過,一個禮拜洗一次澡都成了我們師生的最大奢望。”富灘中學校長李昌俊如是說。
與富灘中學一樣存在飲水困難的“邊遠小”村莊和鄉村學校在青原區確有不少。在2014年第二批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中,青原區緊盯“邊遠小”的水利問題,投資628萬元解決了1.3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其中,中小學校師生2195人。
走進富灘中學的澡堂,寬敞明亮,只見四周的墻體上安裝了一排整齊的花灑淋浴器,一次大概能容納40人洗澡。擰開龍頭,一股水流噴灑而出,熱乎乎的,舒服極了?!霸杼妹恐軐ν忾_放3次,師生們都可以洗上熱水澡。”李昌俊說。
自2004年開始,經過十年的建設,青原區農村安全飲水管網從圩鎮擴展到鄉村,從大村莊延伸到偏僻小村,到去年底該區已有12.14萬包括中小學校師生在內的群眾用上了自來水,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
(作者: 劉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