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1-05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4日訊(記者 張雪) 大多數人無法想象,假如世界上每人擁有一杯水,中國人每人只能擁有這杯水的1/4,而北京人只能喝到這杯水的1/88。北京以及中國的北方一些地區水資源缺乏極為嚴重。南水北調通水后,千里之外的江水將一路北上,穿越大半個中國,最終抵達北京,潤澤華北干渴的大地。10月30日9時,南水北調紀錄片《水脈》執行總編導王林、寒冰,總撰稿辛國強三位嘉賓做客中國經濟網“江水北流3000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型報道活動”系列訪談,三位代表攝制組表示,《水脈》最想傳遞給觀眾節水的觀念,希望大家通過這個片子,開始正視水資源的缺乏,學會珍惜水。
《水脈》三主創做客中國經濟網品牌視頻訪談節目《文化名人訪》 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
“水資源缺乏也是全球性的,未來是以水打響的戰爭。”王林還介紹說,對印度等缺水國的調查則發現,超采地下水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
在訪談中,王林三位多次提到了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希望《水脈》這個片子不止讓大家了解南水北調工程,更要了解水資源的珍貴以及水資源在未來國家戰略當中起到的作用。”王林說,“很多人不知道北京是國際上少有沒有水的大城市。北京要靠長途一千多公里,從湖北那邊調水來喝,沿途各個省市全力保護這湖水,把它能送到北京去。”
“我們唯有做到珍惜我們手上這杯水,洗澡的時候,喝水的時候,要知道這水來得多么不容易,”南水北調攝制組一直強調觀眾看完《水脈》這個紀錄片,從明天開始有一個節水的意識,達到這個目的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