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1-07來源:水信息網
水信息網訊(通訊員 徐廣利) 2014年的汛前調水調沙和主汛期,使黃河下游又面臨著一年一度的防汛“大考”。和全體黃河人一樣,東阿黃河職工也在汛情中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從局長到普通職工,從防汛指揮部到管理段,一名黃河防汛人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壩頭就是一塊陣地。2014年汛期,讓我們銘記了許多難以忘懷的奉獻之歌。
“黃河防汛責任重于泰山”
“黃河防汛責任重于泰山,哪個環節也不能出現紕漏,扎扎實實做好防汛,向黨和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在今年5月30日召開的全縣防汛工作會議上,東阿縣長周文明對黃河防汛工作部署時這樣強調。
防汛是治黃的中心工作,工程普查、河勢查勘、水尺校測、根石探測,這是防汛的基礎。東阿河務局立足“早”字,上述工作從3月份就緊鑼密鼓的展開,目的就是趕在汛期之前,讓黃河防洪工程更堅固。同時,對防汛料物的補充、儲備也在4月下旬開始著手,真正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黃河防汛點多面廣,縣防指各部門紛紛按照分工強化備汛,縣糧食局、物資公司、商業公司、交通局等汛前緊鑼密鼓的籌備防汛物資,各鄉鎮落實了領導干部班壩責任制,各級行政首長100多人上堤認領了責任段,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相繼視察黃河防汛,為安度汛期出謀劃策,縣電視臺還制作了黃河防汛專題欄目擴大宣傳。進入汛期以后,縣委書記劉國強先后五次檢查指導防汛工作,多次強調“黃河防汛要當做一件大事來抓”。
東阿河務局先后制定了班壩責任制、防御大洪水方案、調水調沙預案,6月15日進入主汛期后,161名干部職工帶動“防汛機器”滿負荷運轉,工程巡查、水情觀測、河勢查勘有條不紊,水情、工情傳遞及時準確,每個人都在為汛期的安瀾貢獻一份力量。
“讓年輕人上”
由于搶險隊員年齡老化,加之部分技術骨干和防汛經驗豐富的人員被抽調參加防洪工程建設,防汛人員一度十分緊張。局領導在研究后決定:讓年輕人上!于是,30多名參加工作不到三年的大學生和退伍兵加入了搶險隊和一線運行觀測人員。
起初,各級領導還對這些年輕人頗為擔心,畢竟經驗不足。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些治黃新人個個勁頭十足,搶險隊員們整日刻苦訓練,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以頑強的毅力努力學習防汛本領,有的隊員甚至連吃飯時間都在交流各種防汛“戰法”,經過2周的培訓,全部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多項專業科目考核,熟練掌握了防汛基本技能。
在管理段,今年參加河勢查勘、工程巡查的也大部分是年輕職工,他們對于工作的認真和執著就連老職工也稱贊不絕,有著30多年防汛工作經歷的單莊管理段職工魏慶嶺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一代治黃新人讓我們放心了”。據了解,有兩名年輕職工還因為工作出色而擔任了養護處主任。
“防汛抗旱兩手抓”
在防汛工作緊張進行的同時,東阿縣7月、8月出現了嚴重的干旱,60萬畝玉米生長受到影響?!拔覀円`行治河為民的理念,積極支援地方農業生產,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東阿河務局局長馬政委緊急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抗旱工作進行了部署。
水調人員經過與灌區溝通,深入田間地頭查看了旱情墑情,掌握了用水需求,兩天之內便向上級申請了用水計劃,汩汩黃河水最終流進了久旱的農田,許多鄉鎮負責人也對供水工作的及時表示了感謝:“總算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村民們都為莊稼無法灌溉急壞了?!?/P>
據了解,今年汛期東阿河務局先后兩次開閘放水,共引黃河水2000多萬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地方農業生產用水,為秋糧豐產豐收做出了突出貢獻。
洪流之中顯本色。2014年汛期,黃河干部職工堅守崗位,默默奉獻,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怨言,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汛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