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eo0uc"></strike>
  • <tfoot id="eo0uc"></tfoot>
  • <strike id="eo0uc"></strik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地方水利

    水利安徽潤澤民生

    時間:2014-11-07來源:安徽日報

    “今年大旱,多虧實施了小型農田水利民生工程,為我們村新打機井40眼,保住了3200多畝玉米苗。 ”近日,安徽省渦陽縣公吉寺鎮程大村支部書記李茂彩興奮地說,“這些水利工程,解決了農民靠天吃飯的問題。 ”隨著渦楚河疏浚治理工程全面結束,渦陽縣加快實施小型農田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又一個項目得以順利完工。

    渦陽小型農田水利改造提升工程為民生添保障,只是安徽省大興水利、潤澤民生的一個縮影。新中國成立65年來,安徽省持續開展大規模的水利建設,水利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省累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270億元,初步建成防洪、除澇、灌溉工程體系,發揮了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漁業、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重要保障。

    65年科學治水,安徽水利基礎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群眾受益度顯著提高,水利為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改善和安徽奮力崛起作出了巨大貢獻。

    治水思路大提升

    安徽省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水多、水少、水臟問題突出,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位居皖中,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大江、大河、大湖的省份,治水任務繁重,水利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具有特別重要地位。

    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屆安徽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視水利工作,陸續興建了攔蓄大別山區洪水的佛子嶺等五大水庫,建成了灌溉1000萬畝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區,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全國最大灌區,也是全國三個特大型灌區之一。通過持續開展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全省基本建成防洪、除澇、灌溉工程體系框架,水利工程防災減災效益累計超過5000億元。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安徽省全面建成了14項治淮骨干工程,戰勝了多次嚴重的洪澇干旱災害,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重要保障。

    65年來,水利的地位不斷提升。對水利的定位,經歷了從“農業的命脈”到“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再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這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社會對水利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入,水利逐漸被擺上了優先發展的位置,興修水利、根治水患已經成為安徽全省上下的廣泛共識。

    “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設大規模展開,水利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水利改革深入推進,水利發展能力日益增加。安徽省水利工作實現了一系列重大跨越,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 ”安徽省水利廳廳長紀冰說,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總結出了一系列水利工作發展的經驗。一是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治水思路,二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服務民生的發展方向,三是必須堅持擴大投入、多元發展的投入機制,四是必須堅持實踐探索、改革創新的發展思路,五是必須建立依法治水、規范管理的保障機制,六是必須堅持強化隊伍、提升能力的自身建設。

    伴隨著水利地位的提升,安徽水利治水思路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增強防災減災能力越來越迫切的呼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水利越來越高的要求,“治水才能保安”“興水才能富民”逐漸深入人心。 2011年,中央1號文件的出臺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召開后,安徽提出了實施“水利安徽”的重大戰略,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局面,初步實現水利現代化。

    防洪保安大跨越

    “水庫加固了,我們再也不怕了。 ”說起除險加固后的鐵門水庫,位于水庫下游的安徽省繁昌縣繁陽鎮范馬村居民們一臉從容。通過對各類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安徽省有效消除水庫安全隱患,讓老百姓睡了安穩覺。加固后的各類水庫經受了歷年汛期暴雨洪水的考驗,在抗擊歷次大旱中發揮了灌溉供水作用。

    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水利效益體現在興利除害上,既保護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促進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65年來,安徽省持續開展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建成各類堤防總長3.45萬公里;水庫5826座,其中大型水庫16座、中型水庫113座;已建水閘1.59萬座;萬畝以上灌區498處,有效灌溉面積3016萬畝;固定機電排灌站2.06萬處,裝機容量210.4萬千瓦。全省初步建成防洪、除澇、灌溉工程體系,發揮了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漁業、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重要保障。

    江河安瀾,則百姓安居。對長江干流進行了全面規劃和分期治理,揭開了長江安徽段治理的新篇章。經過65年的治理,安徽長江干流兩岸形成了總長約800公里的堤防體系,其中重要堤防有無為、同馬、樅陽、廣濟圩、蕪當、馬鞍山、和縣等大型江堤和城市堤防。沿江各支流也通過河道整治、聯圩并圩、堤防加固、建防洪閘等工程措施,防洪能力得以大大加強。淮河治理成效顯著,全面建成以臨淮崗為代表的14項治淮骨干工程,基本構建淮河中游綜合防洪體系,如期實現國務院確定的近期治淮工作目標。淮北大堤保護區、淮南、蚌埠等城市圈堤防洪標準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徹底扭轉了淮河流域“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困局。

    在做好大江大河治理工作的同時,安徽省還集中力量攻堅,加強防洪重點薄弱環節建設,啟動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和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

    “治水保安是基礎,興水富民為根本。 ”紀冰說,“水利工作就是要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基礎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讓群眾享受到水利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 ”

    民生水利大發展

    “現在,擰開水龍頭就可以喝上干凈的自來水,還能用上太陽能熱水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像城里人了。 ”安徽省和縣善厚鎮陶店村村民孫禮成高興地說。

    同孫禮成一樣高興的安徽農民有近2500萬人之多。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將農村飲水安全列入全省統一實施的民生工程,完善工作機制,提升質量效益,切實為人民群眾謀福利。

    安徽省采取實施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城鎮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等方式,加快農村飲水從保障向安全轉變,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在順利實現全省農村飲水解困目標的基礎上,于2005年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2007年起納入全省民生工程實施范圍,2012年省政府出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陸續出臺工程審批、招投標管理、資金績效評價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有力規范了工程建設行為,提升了工程建設質量。

    依據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十二五”規劃,今明兩年安徽省將加速解決992.7萬農村居民和76.8萬農村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到2020年,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實現自來水“村村通”。

    與此同時,安徽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把其作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支撐三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強化政府組織發動,采取以獎代補、民辦公助、“一事一議”等方式,組織引導農民開展以塘壩擴挖、河溝清淤、小型泵站更新改造(淮北機井建設)和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的農田水利“三加一”工程建設。同時,建設56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實施176個小型農田水利補助項目,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基本覆蓋全省糧食主產區。2013年起,為解決小型水利工程標準不高等問題,更好發揮小型水利工程效益,安徽省每年將投入資金近100億元改造小水庫、小泵站、小水閘、中小灌區、塘壩、河溝、機電井、末級渠系“八小工程”。

    在重視農村水利基礎保障的同時,安徽省圍繞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三個環節”,實施紅線約束,強化制度執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為未來發展爭取主動權。全省用水效率逐年提高,近10年來全省萬元GDP用水量由586立方米下降到239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1620立方米下降到166立方米,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由0.45提高至0.49。

    人水和諧大文章

    經過多年持續的水利建設,安徽省初步構建了防洪除澇和灌溉工程體系,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但是,全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基本水情、洪澇旱災害頻發多發的氣候條件沒有根本改變,農田水利建設滯后的瓶頸狀況、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制約局面依然存在。

    紀冰說:“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防洪減災、水資源配置、水環境保護和水利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江河治理與保護工作趨于復雜和艱巨,水利改革與發展形勢依然嚴峻。 ”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安徽水利工作將堅持“一個戰略”、著眼“三大問題”、建設“四個水利”、構建“五大體系”。即: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大力實施“水利安徽”戰略,著力解決“水多、水少、水臟”三大水問題,加快建設工程水利、民生水利、資源水利、生態水利“四個水利”,構建完善防災減災、水資源保障、水生態保護、水利信息化和水利公共管理服務“五大體系”,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安徽省情水情的水利改革發展之路,推進水利大省向水利強省跨越,力爭到2020年初步實現水利現代化。

    在工程水利方面,到2020年,初步完成三大流域規劃內干流及支流的系統治理,干流防洪能力達到防御流域內最大設計洪水的標準,重要支流防洪能力達到20年一遇以上標準;流域內重點城市及重要城市的防洪能力基本達到50~100年一遇標準,排澇能力達到20年一遇標準;基本完成流域內中小河流系統治理,防洪能力基本達到10~20年一遇標準;面上排澇能力達到5~10年一遇標準。

    在民生水利方面,到2020年,全面完成現有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任務,大幅度降低病險率;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實現農村自來水“村村通”;基本完成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完成大中型泵站建設與更新改造,基本完成小型泵站更新改造;進一步增加有效灌溉面積和旱澇保收面積,建成高標準農田水利受益區100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80%,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實現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全覆蓋。

    在資源水利方面,到2020年前,按照“依托皖江、調配皖西、補給皖北、改善皖東”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指向,爭取完成引江濟淮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引江濟巢工程,與駟馬山引江補淮、淮南引淠、引淮濟阜、引芡濟蚌、引淮入亳等區域性調水工程共同構成流域和區域相互支撐的調水格局,全面建成江淮互通、河湖相連、庫塘多點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同時,加快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大力推進雨洪資源利用。

    在生態水利方面,到2020年,全面形成全省水環境保護和河湖生態健康保障體系,重點河湖及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生態逐步修復,城鄉水生態環境大幅改善,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0%以上。淮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狀況得到有效遏制。

    展望未來,安徽水利基礎設施將日趨完善,防災減災、供水保障、水生態環境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江淮大地將展現出一幅“江河安瀾、供水安全、河湖健康、山川秀美、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的美好畫面。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国产精品jizz观看|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99热在线精品免费播放6|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毛片|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久久九九青青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