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31來源:錢江晚報
歷時4年余,由區林業水利局編纂、區地方志辦公室負責業務指導的《余杭水利志》和《余杭林業志》,日前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余杭水利志》和《余杭林業志》的編纂工作2009年底完成準備,2010年初同時啟動。4年來,在區林水局高度重視下,志書的編纂工作始終堅持黨委領導、局長主持、專家修志的原則。編纂人員在區史志辦的悉心指導和幫助下,認真做好各階段工作,廣泛搜集資料,精心編纂志書。到2014年初,兩部志書志稿均編纂完成。
《余杭水利志》設自然概況、水資源、河道整治、灌溉工程、水土保持、水利科技、水利管理等23章共70萬字,上起水利史實之發端,下至2010年。記載了余杭水利的生態淵源,余杭自良渚文化時期以來的水利事業和人們對水利的認識,對水的改造、利用和保護的歷史進程;反映了余杭人民與水抗爭的歷史、余杭人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經歷以及取得的成就;展現了余杭水利從以農業農村防洪、排澇、灌溉為主到成為全區國民經濟重要基礎設施的歷史性大跨越的歷程。志書資料翔實,體例科學,分類準確、語言精煉。該志設水文化一章,收錄余杭歷代名人名家、文人墨客吟詠自然風光,描述水旱災害,歌頌治水成就的古韻新詩和有關余杭水域的詩詞、楹聯、諺語等,從另一側面展示余杭水利深厚的人文內涵,為其他水利志少見。
《余杭林業志》設森林資源、森林培育、森林保護、森林利用、森林管理、林業科技等篇章共78萬字,上起林業史實之發端,下至2010年。重點記載了新中國成立后,余杭人民在歷屆區(縣、市)委、區(縣、市)政府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展封山育林、植樹造林,使林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的歷程;記載了改革開放后,余杭在消滅宜林荒山,調整林業結構,深化林權改革,綠化余杭,發展現代化林業等方面的實施舉措和取得的輝煌成績。志書資料翔實,體例科學,內容豐富、分類準確。志中將竹子產業升格,與森林產業并列,詳記境內的竹種資源,詳記余杭在培育、利用好竹資源作為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和興林富民上所采取的舉措和取得的成就,突出了余杭竹產業在林業中相對重要的位置。 (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