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eo0uc"></strike>
  • <tfoot id="eo0uc"></tfoot>
  • <strike id="eo0uc"></strik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地方水利

    再生水接棒“第二水源” 水質存安全隱患

    時間:2014-10-21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再生水水質較少受到大眾包括主管部門的關注,隨著再生水利用范圍的大規模推廣,水質必須有保障,否則將會帶來嚴重后果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元元特約撰稿宋佳/北京報道

    家住北京東五環外某小區的王羽(化名)最近一直很困擾:家里沖廁所用的再生水不僅顏色呈藻綠色,而且散發出腥臭味。

    小區內的很多住戶有同樣的煩惱。“雖然不是飲用水,但這樣的水用起來還是讓人不放心。”王羽說。

    供水單位答復說,“再生水水質符合要求,可以放心使用”。王羽半信半疑,并計劃向水務主管部門申請水質公開,“至少心里踏實些。”

    王羽追根問底的做法并不具有代表性,大多數民眾對于再生水的使用情況并不了解,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家里是否已使用再生水。與此相應,隨著水資源的短缺,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把再生水納入用水范疇,大規模推廣。

    第二水源

    再生水是指污水經過適當處理,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在一定范圍內能夠再次被利用的水。在國內,它也常被叫做中水。

    再生水的利用已成一種趨勢。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立方米,人均僅2200立方米,是全球13個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之一。同時,工業污染導致的水質型缺水加劇了短缺。根據水利部門的預測,到2050年,我國總需水量將達到7000億?8000億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資源量的28%以上,大大超過國際公認發生水危機的水資源利用率(20%)。

    “污水再生利用可以緩解水資源短缺,還可以減少污染排放,對改善水環境也有重要意義。”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國內再生水研究專家胡洪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再生水的回用已引起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再生水利用已成規模,前景可觀。

    缺水的北京,再生水已被視為重要組成。

    2010年,《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辦法》將再生水納入全市水資源統一配置;2012年、2013年,北京市政府又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意見》和《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3—2015年)》。到“十二五”末,北京全市再生水年利用量不低于10億立方米。

    北京市水務局給《瞭望東方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京的再生水利用率已經達到61%,接近發達國家70%的利用率。2008年,北京地區的再生水利用總量首次超過地表水,成為第二大水源。2008?2013年,北京市再生水用水總量年均增長率約為13%。“實現了污水處理從削減污染物向污水資源化的轉變。”

    更多地方也在跟進。如河北唐山推廣利用的再生水源熱泵供暖,青海西寧建成首個再生水利用工程,江西南昌推廣小區再生水系統等。

    “雖然利用量增加很快,但是利用率不高,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胡洪營說。全國再生水利用率僅占污水處理量的10%左右。

    水質質疑

    8月的某天,王羽發現自家的馬桶無法正常抽水,廠家和物業表示,再生水管道里聚集了太多污染物,出現堵塞。

    “你想想,這水有多臟?能把那么粗的管道給堵了。”該小區2012年底建成,2013年才有住戶入住,至今不到兩年。但是,小區居民反映,類似問題已有多次。這正是王羽的擔憂所在,“我覺得再生水水質是沒法保證的。”

    其實,再生水水質有嚴格的國家標準。2002?2008年間,國家質檢總局相繼發布《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類》等六項涉及再生水水質的國家標準。

    只是,胡洪營說,“再生水的水質國標借鑒了國外標準以及其他水質標準,但是水質指標的科學依據并不明確,有些指標可能存在濃度限制要求過嚴或者過松的情況。”

    比如,在總大腸桿菌指標上,加拿大要求用于灌溉蔬菜時的限制是小于等于24000個,但中國對此沒有要求;在灌溉用水上,世界衛生組織要求糞大腸菌數小于等于2000,而中國則針對灌溉植物的不同,限值在120?40000不等。

    很多地方在實際處理過程中并不能完全達標。本刊記者多方求證得知,目前國家對于再生水水質信息的公開并無相應要求,各地均無公開的再生水水質信息。“水質都是由再生水處理廠自己檢測,有定期檢測的機制。”北京市水務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刊記者。

    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而建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是完全利用再生水作景觀用水的公園。該公園管理部主任王謙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說,公園內的再生水部分來自西北方向的北小河污水處理廠,部分來自西邊的清河污水處理廠。但是,這兩個污水處理廠處理的再生水水質并不高,“看起來和聞起來都很不舒服。”

    “水質的問題我們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就已經料到了,所以規劃了一個前端處理。”王謙說,公園自建了一個濕地循環系統。濕地是一個人工模擬自然的系統,流域面積約10公頃,由污水處理廠輸送來的水會先流經濕地處理系統,經過過濾和處理后再流入湖中。

    目前,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每天引進的中水約2600立方米,循環系統每天能處理20000立方米,30天循環一圈。“經過這樣處理的水,可以達到四類水標準,從感官上就沒有什么問題了。”王謙說。

    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說,再生水因為不直接飲用,所以水質較少受到關注,“包括一些主管部門的觀念都是,反正怎么處理都是污水,那就沒什么差別了。”該專家直言,隨著再生水利用范圍的推廣,水質必須有保障,否則將會帶來嚴重后果。

    多級處理法

    再生水水質的好壞,直接取決于污水廠的處理技術。

    從理論上講,污水再生處理系統包括(但不限于)預處理、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二級強化處理、三級處理(深度處理)和消毒處理等,但通常多指二級處理之后的深度處理與消毒系統。

    預處理主要包括篩濾和除砂,除去沙子、瓦礫、煤渣等體積較大的材料;一級處理通常是經過沉降去除可沉積的有機和無機固體顆粒、漂浮物; 二級處理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去除污水中懸浮性和溶解性有機物,包括磷、氮等;深度處理進一步去除懸浮固體、膠體、病原微生物和某些無機物。如果對于再生水水質有特殊要求,還可以選擇反滲透、離子交換、活性炭吸附、高級氧化等作為輔助手段。

    最后一個單元是消毒,目標是病原微生物,可采用氯化消毒、紫外線消毒、臭氧消毒等方法。

    比如,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再生水工程由于地下水含鹽量高且水位高,核心工藝就是脫鹽工藝。

    “我們的再生水處理技術沒問題。問題是,以前建設的很多污水廠處理的水是不達標的,不能回用。”上述專家表示,很多地方要想利用再生水,就必須對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

    北京早在2001年就實施了以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作為水源的高品質再生水廠建設,2008年啟動了城鎮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改造后出水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IV類水體標準。

    北京市水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北京目前已完成了吳家村、盧溝橋、北小河、清河等9座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2013年全市高品質再生水廠已達到24座,高品質再生水生產能力由54萬立方米/日提高到190萬立方米/日。

    不過,該專家直言,污水廠的建設和改造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這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是個挑戰,“大城市財力物力雄厚,還有很多城市估計沒這個能力。

    再生水隱患

    對于再生水產生的負面效應,業內時常爭論,但現實中卻鮮少被提及,更很少被重視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元元特約撰稿宋佳/北京報道

    游人如織的圓明園內,人滿為患。鋪滿湖面的荷花、悠然戲水的天鵝,都讓初來此地的游客頗感欣喜。但很少有人知道,湖里的水來自附近的污水處理廠。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龍潭公園、玉淵潭公園、陶然亭公園等北京市內大型公園也在使用再生水作為補充水源。在這些景點,很少有人知道湖里的水是再生水,更不知道這些水是不能與人體接觸的。

    2014年4月,北京市水利局原副總工程師朱晨東寫了一篇文章《北京市水污染,禍起再生水》:“北京河流劣五類水質占44.1%,這是因為再生水的注入而造成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會在地下積蓄,影響下一代甚至幾代人。”

    現實是否真這么可怕?

    隱藏的污染物

    “很多人覺得再生水對水源沒有要求,這是不對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國內再生水研究專家胡洪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如果污水處理廠進來的水質很差,即使經過常規二級處理或者深度處理,也難以達到要求的回用水質。

    理想情況是,再生水水源以生活污水為主,盡量減少工業廢水所占比重。但實際是,我國工業廢水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混合處理的現象很多,特別是在工業園區更為普遍。

    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由于接納了來自家庭、醫院等地的污水,因此在污水中存在數目繁多、數量巨大的病原微生物,還存在各類病毒,包括腸道病毒、肝炎病毒、輪狀病毒,等等。某些腸道病毒在水中比較穩定,對自然環境條件和消毒劑的耐受性比一般細菌強,因此經過處理的水中有時雖然已經不能檢出大腸菌群細菌,但仍有可能檢出病毒。

    某專家團隊曾隨機對北京市內三家污水處理廠原污水中總異養菌群、總大腸菌群和糞大腸菌群進行檢測,均有檢出。

    相較病原微生物,污水及再生水中的化學污染物危害更大。“這跟人們生產生活使用化學品的增加有很大關系。”胡洪營說,化學污染物可分為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和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三類。

    常見的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氮磷和重金屬。比如鉛就是一種能夠作用于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毒物,可以與體內的蛋白質、氨基酸結合,干擾身體的生理活動。

    不過,令眾多業內專家擔憂的還是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這其中,備受關注的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藥品和個人護理用品等。

    拿內分泌干擾物來說,該種物質主要是農藥、涂料、塑料增固劑等,一般具有類似激素的結構和功能,可以干擾生物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損害人體神經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力,長期作用可導致人類生殖系統癌變率增加和不育夫婦增加。

    胡洪營說,包括COD、抗生素、內分泌感染物在內的微量有機污染物都進了污水處理廠,處理完就排到自然環境中,“我們的污水排放標準沒有這個指標,再生水標準里也沒把這些必須執行的標準標明,這是缺陷。”

    “污水及再生水中含有的這些污染物會影響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并且污染物還會不斷增加,其中很多是現有的技術手段去除不掉的,或者說因為成本太高而被忽視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對本刊記者說。

    潛在的生態影響

    2005年,圓明園東區的防滲工程曾引發全民關注。彼時輿論焦點是,在湖底鋪設防滲膜,會阻礙水的自由流動和循環,破壞生態環境。但很少有人關注到,圓明園耗資幾十億元打造防滲工程的原因在于其湖區使用的是再生水。

    朱晨東的結論是:因為再生水的進入,圓明園福海等湖區必須防滲,以防止湖水與地下水的交流,因為這里是城市地下水水源地的上游,一點都污染不得。

    地下水利于再生水中微量污染物的長期積累。病原微生物也是再生水回灌到地下的潛在污染物之一,它們較難在地下水中生長繁殖,但具備一定的遷移能力。同時,再生水中存在大量具有抗生素抗性的微生物,嚴重的會產生具有很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黃占斌曾帶領團隊,就再生水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作過為期三年的實地觀測。他告訴本刊記者,再生水灌溉會帶來重金屬的累積效應,土壤中的重金屬(主要是鉛和鎘)含量會隨著再生水利用的年份逐年增加,“用再生水澆灌的土壤和植物,其中的重金屬含量高于清水澆灌的。”

    黃占斌說,如果農田使用再生水和清水交替灌溉,會稀釋土壤中的有害物質,提高土壤的質量,起到增產的作用。“比如在苗期時多用清水,在生長中后期多用再生水。”

    在環境景觀用水中,再生水中的余氯、氨氮和一些微量有機物成分,都會對魚和其他水生生物產生毒害作用。英國專家Jobling團隊曾針對污水處理廠出水中的內分泌干擾物對英國八條河流中魚類的影響進行過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這些河流中均發現了成年雄性擬鯉性狀發生變化的現象,雄魚雌化的比例從16%到100%不等,明顯高于無污水處理廠出水排放的湖泊。

    “再生水中各種各樣的污染物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要防患于未然。”上述專家說。

    景觀水不宜觸碰

    對于民眾來說,再生水對身體有直接影響嗎?

    胡洪營的研究表明,在再生水的利用過程中,人體接觸化學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途徑主要有經口攝入、呼吸吸入和皮膚接觸滲入三類。

    再生水進入環境水體或者回灌地下水時會污染地表水、地下水等水源水體,從而使得化學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進入飲用水系統。

    當再生水用于農業灌溉時,其中的污染物特別是重金屬和疏水性有機物,容易在食品中積累。胡洪營給本刊提供的資料顯示,某專業人員對再生水灌溉花生與非再生水灌溉花生中的鉛含量作了測試對比,結果是前者顯著高于后者。

    同時,利用再生水灌溉或者洗滌作物時,再生水可與農作物食用部分接觸,病原微生物會污染食品,尤其是一些不去皮水果以及生食蔬菜,都殘留有化學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北京市水務局給《瞭望東方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農業利用再生水量為2億立方米,是8億立方米的再生水利用總量的1/4。

    除了經口攝入,再生水還會通過呼吸進入人體。當再生水用于園林綠化、道路澆灑、農業灌溉、水景噴泉及洗車時,會因噴灑而產生霧化現象。在霧化過程中,再生水中的化學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會進入空氣中,形成氣溶膠,被吸入人體。

    美國環境保護局2008年的研究數據表明,再生水噴灌可使下風向至少200米距離內的空氣中,糞大腸菌群、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濃度明顯高于周圍環境的背景值。

    不過,再生水最受關注的影響還是來自與人體皮膚的接觸滲入。

    北京市水務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北京市排水集團中水公司便向清河、清洋河、西土城溝、小月河、陶然亭、圓明園等景觀及河湖補水3200萬立方米,占再生水供水量的16.8%。而在2013年,北京市用于河湖景觀補水的再生水已達4億立方米。


    再生水在景觀環境中的利用,主要包括觀賞性和娛樂性景觀河道、景觀湖泊及水景等。其中,娛樂性景觀項目最容易與人體發生接觸,如可能發生偶然接觸的垂釣、劃船項目以及與人體發生全面接觸的游泳、涉水項目等。

    “景觀使用的再生水必須有明確標識,以提醒民眾避免直接接觸再生水,以免帶來危害。”胡洪營說,日本在再生水使用的地方有清晰的標注提示民眾,但在中國很少見。

    本刊記者在圓明園注意到兒童在湖邊玩水,甚至有游客用湖中的水沖腳,但園區內并無任何醒目的再生水使用提示標牌。而在奧森公園,雖然設置有標牌告知游客湖中的水是再生水,但并未起多大作用。

    “游客根本不會注意到,即使看到了也很少有人知道再生水是什么。”公園管理部主任王謙說。

    ?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www.日韩在线|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5555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臀|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七次郎在线视频精品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剧情在线SS| 98视频精品全部国产|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91情侣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中日韩欧一本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日韩高清在线高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