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22來源:民族日報
民族日報報道(記者 馬亞東) 立夏時節的康樂,風景如畫。在蘇集鎮周家溝、古洞溝各村社田間地頭,集雨水窖隨處可見,別有一番景致。正忙著給自家果園澆水施肥的村民馬永林對筆者說:“我家里種了5畝果樹,以前一遇到天旱,澆地、打藥都成問題,根本沒什么效益。自從實施‘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工程以來,縣婦聯和鎮上扶持了1噸多水泥,并幫助協調貨款,在地頭建了一個蓄水30多立方的小水窖以后,去年我家的果園純收入7000多元。有了這個小小的水窖,我們再不用到馬圈灣溝底去挑水了。”
該縣自實施“121”雨水集流工程以來,逐漸由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向旱作農業開發轉變,發展庭院經濟向大田補灌延伸,按照以路掛窖、以渠定窖的建設模式和山地打水井、山腰修水池、山溝筑水壩、地頭建水窖、地下壓水管的蓄水供水方式,建成了周家溝、何家溝、古洞溝等一批集雨節灌示范點。同時,該縣還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村建、戶建水利工程,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目前,全縣共建集雨水窖4133眼,發展補灌面積1865畝。走出了一條“興水路、斷旱路、奔富路”的灌溉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