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23來源:中國甘肅網
中國甘肅網10月23日訊(通訊員 何天新)金秋時節,家住山丹縣清泉鎮西街村周濟民正在忙著采收紅提葡萄,借著今年春天在自家大棚里裝上了滴灌設施的“東風”,一年下來,不但節省了費用,還增加了產量。
“還是滴灌好用,省工、省水又省肥,一畝地的產量足足多了好幾百斤!”周濟民笑呵呵地說。他還給筆者仔細算了一筆帳:相比去年,水費少了四成,肥料省了四成,人工也降了三成,這樣算下來,收入多了不是一星半點。
近年來,該縣搶抓省政府《關于加快高效節水農業發展的意見》的戰略機遇,按照縣委、縣政府“節水、生態、高效、可持續”的發展思路,牢牢把握轉型跨越的工作基調,把推廣高效農田節水技術作為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培養了一大批能人從事馬鈴薯、油菜、洋蔥、向日葵等農作物的專業化規模生產,奏響了普及高效農田節水技術的最強音,為全力實施“1369”全民創業工程做出了積極貢獻,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10年至2014年,5年累計推廣高效農田節水技術面積85.3萬畝,其中:壟膜溝灌70.56萬畝、壟作溝灌11.31萬畝、膜下滴灌3.43萬畝。據測產統計,5年總節本增效3.5億元,畝均節本增效410元,總節水8470萬立方米,畝均節水99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