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6-22來源:人民日報
世界70%電子產品變垃圾流向中國
近日,聯合國的一份報告指出,世界生產的大約70%的電子產品最終變成垃圾并流向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場”。電子垃圾是指廢舊的電視、冰箱、洗衣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
這些產品大多產自中國,在世界各國“履職”后,最終又回到了中國。
根據聯合國《中國的電子垃圾》報告,小作坊的回收處理過程觸目驚心,很多電子垃圾的處理過程是簡單的焚燒和強酸浸泡,因此,小作坊的工人和當地的環境都受到了有毒重金屬的嚴重危害,塑料燃燒后的粉末在空氣、土壤和水流中擴散著。
山東擬用8年減排50%大氣污染物
山東省日前宣布,到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比2010年改善50%左右,讓老百姓享受到最基本的環境空氣質量保障。這一目標時間表,甚至比國內某些較發達地區提前了10年。
2012年,山東省主要空氣污染物排放連續兩年下降,但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濃度仍分別超出2012年公布的國家《環境空氣指標標準》中的二級標準0.84倍、0.1倍、0.03倍和1.4倍。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表示,提出利用8年時間將大氣污染物砍一半,就是沒有給自己留后路。
湘江治重金屬需投入4000億
目前,湘江重金屬污染治理已上升到國家層面。2011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實施方案》,規劃項目927個,總投資595億元,規劃期限2011—2015年。據湖南省環保廳近日測算,治理要達到預期效果,總投入須超過4000億元。
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全長817公里,流域面積92300平方公里。湘江發源于永州市,向東流經衡陽、株洲、湘潭、長沙,至湘陰縣入洞庭湖后歸長江。湖南為有色金屬之鄉,湘江兩岸開礦、企業排污、生活廢水等各種污染已有數十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