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05來源:水利部網站
本站訊 3月4日,寧波市水利局長視頻會議召開。會議全面總結回顧了2019年水利工作,深刻分析了當前水利發展新形勢,研究部署了2020年工作任務。會議強調,深入踐行新時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針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總基調,圍繞“全面完成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指標”和市委市政府“六爭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要求,統籌實施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治理,著力補齊防洪排澇、水環境和管理能力短板,確保水利投資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利管理服務走在全省前列,水利改革創新取得重大突破,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提升民生服務保障能力做出新貢獻。會議要求,做好2020年各項工作,重點要落實好“六抓六促”。
一是抓項目促投資。圍繞“補短板”要求,以項目為抓手,推進實施防洪排澇、水資源保障、水環境治理等重大水利水務工程51項,全年計劃完成水利水務投資100億元。建成姚江二通道(慈江)、姚江西排、鎮海新泓口閘外移等重點水利工程10個,完工或基本完工西周小流域治理(一期)等小流域工程10個,完成水庫除險加固7座、山塘分類治理45座,新增完成農飲水達標提標受益人口20.54萬。開工(續建)建設海塘9條25.78公里、沿塘水閘加固9座,開工建設鄞州區東吳鎮天童溪(三塘村段)等小流域堤防整治項目6個。
二是抓監管促提升。圍繞民生實事、提升水利防汛抗旱能力、全面實施節水行動、水生態治理、風險防范等5方面11項監管重點,及時制定監管方案、排定監管計劃、落實監管措施。充分利用遙感衛星、無人機、監測探頭等現代化智慧監管手段,提升監管效能。進一步加強普法宣傳教育,普及水法律法規知識。進一步提高硬件水平,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細化監管標準,制定出臺一批執法監管的標準和細則。
三是抓防御促平安。研究制定《寧波市水利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能力提升的目標任務和要求,重點抓好“六大”行動的推進。開展水文防汛“5+1”工程,新建水文測站26個,新建改建水位站128個,對110個重要水文測站進行應急能力建設。試點開展蓄滯洪空間建設,在奉化、江北等地試點實施海綿農田150畝。完成洪風險圖管理系統建設,匯總各區縣(市)洪水風險圖進入統一平臺。研究水利工程預排預泄下限,形成規范和定量數據,提高預泄預排的科學性、準確性。
四是抓創新促轉型。計劃推動實施水利科研項目30個,完成12個,爭取全市水利科研投入保持在6000萬元,實現水利科技轉化率或貢獻率達到80%,推動水利發展方式的轉型。市、縣聯動,切實做好全國智慧水利試點城市相關工作,完成智慧水利一期項目建設。按照省水利廳統一部署,對全市421座水庫、747座水閘、154座泵站分年分級分類推進產權化、物業化、數字化“三化”改革。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深化政務服務方式的數字化轉型,規范和提升水利行政審批服務水平。
五是抓安全促穩定。全面開展在建水利工程督查稽察,推進實施督查稽察重大項目10個,有效管控在建水利工程建設風險;結合智慧水利開發風險預控模塊系統,對水利工程進行風險辨識和分級管控。加強水庫(尤其是小型水庫)、山塘、海塘等水利設施安全運行管理,落實安全管理責任。進一步推進“清廉水利”建設,加強主體責任落實,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強化紀律和作風建設,努力營造水利系統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建立一支高素質、守紀律的水利鐵軍隊伍。
六是抓謀劃促發展。結合寧波市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要求,抓緊編制《寧波市水利綜合規劃》,謀劃更多重大水利工程,落實空間布局,為今后一個時期的水利工程推進做好要素保障。要按照“1+X”模式,謀劃編制《寧波市“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按時完成1份總報告和水文等X份專項報告,為十四五水利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