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3-30來源:四川日報
新建、維護提灌站14座,新建小水窖、水池1436口
本報訊(記者張通)日前,隨著氣溫升高、氣候干燥、土壤水分蒸發量大,攀枝花局部旱情持續加重。3月29日,該市啟動Ⅲ級抗旱應急響應。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各類抗旱資金4000余萬元,新建、維護提灌站14座,新建小水窖、水池1436口,整治山坪塘55座,完成溝渠整治141.5公里。水源工程解決了1.3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其余飲水困難人口將采取送水等臨時措施解決。
2012年10月以來,攀枝花市已連續170多天無有效降雨,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僅9068萬立方米,占應蓄水量的59%;旱區水庫干涸30座,山坪塘干涸172座,機電井、淺井干涸6517口。截至目前,旱情造成31.1萬余畝小春作物受影響;因旱出現飲水困難人口2.1萬人。
針對近年連續旱情,該市從去年8月起提早部署,明確“先保人飲、后保生產”的抗旱原則,制定“蓄、引、提、調、送”并舉的開源措施,以及“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的節流措施,整合項目資金,分輕重緩急下達抗旱資金;推進水資源有償使用,促進農民節約用水。
此外,骨干抗旱水源工程建設為抗旱提供了保障。3月15日,仁和區大龍潭鄉混撒拉金沙江提灌站建成投用,一次性解決混撒拉片區1425人生活用水和15600畝土地生產用水;去年投用的大竹河水庫工程保證了3.6萬農村人口生活用水;米易縣斷梁子隧道尾水渠、鹽邊縣紅格集鎮供水工程改造及管網延伸工程正在編制實施方案中,預計4月初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