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3-25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中國水利網站訊 3月22日上午,黃委召開紀念第二十一屆“世界水日”、第二十六屆“中國水周”座談會。黃委主任陳小江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節約保護黃河水資源,不斷完善流域生態保護格局,全面推進流域生態文明建設。黃委副主任蘇茂林主持會議。
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水合作”,我國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節約保護水資源,大力建設生態文明”。會議傳達了2013年水利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部署了黃委年度法制宣傳教育計劃。與會代表結合工作實際,對做好水資源保護,推進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談了想法和建議。
陳小江在講話中說,黃河是我國西北、華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重要水源,以其占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養育著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全國15%的耕地,支撐著約14%的國內生產總值。但作為資源性缺水的河流,黃河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低、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生態環境脆弱。特別是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隨著流域城鎮化、工業化的推進,流域人口增加,能源資源開發強度加大,水資源需求呈剛性增長,水環境和水生態保護壓力越來越大。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準確把握十八大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把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的理念貫穿到治黃工作全過程,不斷完善流域生態保護格局,全面推進流域生態文明建設。
一要著力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穩步推進“三條紅線”控制指標細化和落實,上半年將指標細化到市縣。在用水總量控制上,嚴格落實取水許可制度和黃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對超指標的區域實行限批,新增取水項目一律通過水權轉讓獲取取水指標。在用水效率控制上,建立健全用水定額指標體系,強化計劃用水管理,嚴格控制水資源短缺地區、生態脆弱地區發展高耗水、重污染項目。在入河排污控制上,認真落實黃河入河排污口分級管理權限,規范排污口設置審查程序并依法從嚴審批,明確重要水功能區納污能力核定和分階段限排方案,提高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地下水開發利用管理與監測,防治地下水污染。嚴格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監督、水功能區管理、入河排污口監管、水資源有償使用、水資源管理責任考核等各項制度,積極推動規劃水資源論證,以水資源節約保護的“倒逼機制”,推動流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要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水資源。更加注重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加大工業、城鎮生活節水力度,以灌區節水改造為中心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完善寧夏、內蒙古一、二期水權轉讓工作,研究和推進跨區域水權轉讓,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增強水資源配置調控能力,建設古賢水利樞紐及洮河九甸峽、沁河河口村、涇河東莊水庫等調蓄水庫,加快建設引大濟湟、引洮等調水工程,加快開展南水北調西線、引江濟渭入黃等向黃河調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建設引漢濟渭等跨流域調水工程。進一步完善干流水量綜合調度體系,加強主要支流水量統一調度體系建設。加快黑河黃藏寺等水利樞紐建設,促進西北內陸河水資源優化配置。
三要強化水土資源、水生態環境預防保護和綜合治理。堅持自然修復為主原則,全面推進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以多沙粗沙區為重點,加快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建設,搞好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優化配置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加強監督監測,遏制人為水土流失。加強黃河源頭區、重要生態保護區和水源涵養區生態自然修復和預防保護,推動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促進黃河干支流重要河段和水域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四要提升流域水資源與水生態監測能力。加強黃河干支流水量調度管理、上中游梯級水電站調度管理,建立健全流域取水、排水、入河排污口計量監控設施,強化省界等重要控制斷面、水功能區和地下水水量水質監測設施建設,完善監督管理體系。進一步擴展支流用水監測范圍,提高重要控制斷面水量監測精度。完善黃河取水許可管理臺賬系統,加強取用水計量管理。加大入河排污動態監督監測力度,強化流域內重點入河排污口常態監控和信息通報。進一步完善水量調度系統和水資源保護決策支持系統。
五要加大依法治河管河力度。加快完善黃河水法規體系,積極推進《黃河法》《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條例》立法進程,充分發揮水法規對治黃事業的引領推動和支撐保障作用。嚴格落實水法規和黃河水量調度條例,加強水行政執法能力和監督能力建設,建立和完善涉河水事活動監督檢查責任制度和水事違法行為處置工作機制。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契機,扎實開展黃河水情教育和水利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解決矛盾的能力,增強全社會學法守法用法意識。要著力做好國務院批復的《黃河流域綜合規劃》宣傳貫徹和實施工作,增強規劃的指導性、約束性、權威性,加快構建完善水沙調控、防洪減淤、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資源和水生態保護以及流域綜合管理等“六大體系”,不斷提高流域水資源支撐和保障能力。
黃委機關各部門、委屬駐鄭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作者: 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