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2-17來源:水利部
據了解,中國煙草水源工程筠連縣后溝水庫工程靜態總投資3.1億,是目前全國投資規模較大的煙草水源工程。該工程的開發任務主要是以灌溉耕地、特別是灌區基本煙田灌溉為主,兼顧灌區鄉鎮居民飲水和農村人畜飲水供水,設計灌溉面積9.36萬畝(其中宜煙面積7.10萬畝),覆蓋灌區涉及沐愛、武德、巡騰三大片8個鄉鎮58個村。水庫建成后,利用渠系引水工程和灌區當地徑流,不但可以解決近10萬畝耕地(其中宜煙面積7.10萬畝)的灌溉,還將解決灌區內2.97萬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3.10萬場鎮人口飲水困難,建設意義十分重要。
“資源水利”就是把水資源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起來,進行綜合開發、科學管理。具體概括為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六個方面。以宜賓為例,這座三江環繞的城市常有“守著三江過日子也缺水”的尷尬,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依然嚴峻。資料顯示:1980年至1995年,幾乎年年干旱,宜賓市平均每年受災人口達91.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13萬畝,損失糧食3918萬公斤,直接經濟損失1.2億元,用于抗旱經費223萬元。
由此可見,“資源水利”的打造對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向家壩水電站灌區的建設。在規劃中向家壩水電站灌區工程將新建或擴建13座中型水庫,其中8座在宜賓,工程建成后我市的屏山縣、宜賓縣等六個區縣將直接受益,也將促進庫區及周邊經濟社會發生重大變化,形成一個新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格局,對宜賓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012到2013年,全市將建6座中型水庫,這是建國以來宜賓擁有中型水庫數量的1.5倍。這些水庫的建設不僅可以解決百姓的飲水問題,還可以拉動投資,促進宜賓經濟建設發展。”據市水務局局長李志剛介紹。
然而后溝水庫的開工建設只是近年來我市狠抓重點工程、打造“資源水利”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水務工作緊緊圍繞省政府 “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和“全域灌溉”的規劃綱要,“凝心聚力,突出服務民生,搶項目、爭項目、落實項目、干好項目”,全力推進了向家壩灌區建設、重點水庫建設、煙水水源工程、大江大河骨干堤防工程、中小河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設,以扎實的工作促進發展,努力推進了宜賓水務事業邁上新臺階。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共完成水利投資14.13億元,其中中央投資4.38億元,省級投資1.76億元,市縣鄉鎮投資3.99億元,受益群眾籌資1.18億元;實現新增灌面15.46萬畝,改善和恢復灌面29.27萬畝,新增蓄水能力778.66萬方,新增節水灌面14.9萬畝,新增節水能力1284.38萬方。
同時,向家壩灌區北總干渠首部取水隧洞N1#支洞提前一個月貫通,灌區南、北首部取水隧洞征地工作全面完成。王家溝水庫建設繼續全面推進;列入省委、省政府2012年“2+10”民生水利工程項目興文縣新壩水庫于2012年10月24日召開了建設動員大會;筠連縣后溝水庫于2012年12月13日開工;長寧縣東山水庫于2012年12月30日正式開工;高縣二龍灘、南溪區龍滾灘和宜賓縣蟠龍湖三座中型水庫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力爭2013年開工。市二期防洪堤、高縣符江防洪堤、安邊金沙江防洪堤等河堤治理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近7000萬元。大江大河防洪治理的全面實施,為宜賓城市發展提供了拓展空間,宜賓的城市防洪水平將提升到新的臺階;屏山縣中壩、興文縣芭茅溝、筠連縣金中、珙縣新莊水庫爭取列入2013年后續煙水水源開工項目,4座水庫正在抓緊推進前期工作。
2012年12月31日,“西南五省重點水源工程近期建設規劃”中的擬建項目之一的長寧縣東山水庫開工。這項總投資4.2億的水利工程樞紐工程總工期30個月,渠系部分工程工期20個月,建成后,可解決長寧縣、翠屏區5個鄉鎮5.65萬畝土地的灌溉用水問題和15.54萬城鄉人口的用水問題。
“東山水庫的修建喊了幾十年,現在終于開工了。”長寧鎮坪上村村民劉世華說,想著東山水庫建成后能讓長寧、翠屏兩個區(縣)好幾個鄉鎮的老百姓都受益,大家能夠為這個大工程作出貢獻,自己的生活也能夠得到改變和提高,心里就有一種自豪感,“現在大家最大的想法就是希望政府早點把水庫修好。”劉世華說。
“2012年是加快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我市在打造‘資源水利’工作中狠抓重點工程,努力推進宜賓水務事業邁上了新臺階。”市水務局局長李志剛介紹說,2013年,我市將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同時,全力推進向家壩灌區工程前期工作,加快王家溝、新壩水庫、東山水庫大壩樞紐工程建設和惠澤水庫渠系配套建設,不斷推進我市“資源水利”建設。(記者 何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