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2-17來源:水利部
我省近年來不斷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把支農資金整合貫穿于省委、省政府確定的農業和農村經濟階段性發展目標和各地各部門制定的發展規劃中,努力使規劃與統籌城鄉發展、縣域經濟發展、扶貧攻堅、新農村建設相結合,集中財力辦大事。2009年至2012年,省級財政累計整合70多億元,夯實了農業發展基礎。
我省今年以預算編制為平臺促整合,將性質相同、用途相近的專項資金整合歸并,集中投入,做大“蛋糕”,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計劃整合13億元,重點實施草食畜、馬鈴薯、中藥材、蘋果、其他優質林果、蔬菜和草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提升項目;計劃整合18億元,重點實施梯田和小農水重點縣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整合8億元,重點實施全膜雙壟溝播技術、高效節水等農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計劃整合1億元,重點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發展項目。
我省還將加大財政資金與金融投入的結合,通過運用財政貼息手段,引導帶動多方投入,特別是利用雙聯惠農貸款的平臺,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撬動更多金融資金投入,助推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同時,我省擴大資金和項目審批權限下放范圍,堅持“以縣為主”整合模式,提高整合成效,對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支農項目,建立預算環節圍繞重點項目歸并,分配環節圍繞發展規劃落實,構建覆蓋農業重點項目的整合平臺體系。對支農資金將加大規范管理,嚴格考核,確保項目保質保量,資金安全有效。
本報蘭州訊(記者王朝霞)記者從省農業節水與土壤肥料管理總站獲悉,根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千萬畝高效節水農業工程,今年我省已安排在河西、沿(引)黃及東部、省農墾集團公司農場等農業龍頭企業推廣高效農田節水技術900萬畝,力爭達到1000萬畝。
省委、省政府自2010年開始實施“千萬畝節水農業工程”,計劃3年在河西及沿黃灌區累計推廣1000萬畝高效農田節水技術。工程實施以來,2010年至2012年共推廣高效農田節水技術1368萬畝、節水13.88億立方米、增效12億元,減緩了因過度開采導致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遏制了河西及沿黃灌區荒漠化進程,改善了河西走廊生態環境。省委、省政府為此提出,從2014年起,甘肅省每年發展1000萬畝高效節水農業。今年是實施千萬畝高效節水農業工程的關鍵年。我省及早謀劃安排,水利、財政、發改、農業等部門協調配合,各市州、縣區建立健全高效節水農業用水指標考核體系,細化獎懲辦法,全面控制用水總量,按照配水定額,推進水權、水價改革,增加節水基礎設施投入,加強農田節水機具的研發配套,完善農業節水技術路線,以形成節水高效農業發展新模式。
從今年開始,省上組織在灌區開展高效農田節水整建制推進,擬選擇3個基礎條件好、農民積極性高的縣實行整縣推進;在河西灌區每縣選擇1個鄉鎮共選擇15個鄉鎮實行整鄉推進。抓好高效節水核心示范區,在灌區全面普及農田節水技術,指導農民科學灌水、規范種植,通過減少每次灌水數量,適當增加灌水次數,降低農田灌水總量。
據悉,今年全省高效農田節水技術推廣任務完成后,預計可節水9.74億立方米,增效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