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12-03來源: 廣西新聞網
農業部領導在大會上指出,“廣西在高效用水、調節用水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探索了中國南方地區發展節水農業的新路子,值得在全國推廣。”
相對于北方省份,廣西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但季節性、區域性干旱問題嚴重。自治區領導和各級農業部門高度重視,始終把農田節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2006年以來,全區累計安排專項經費2645萬元,發動社會力量投入2億元,先后建立了近百個水肥一體化示范基地,涵蓋了水果、蔬菜、甘蔗、茶葉等10多種優勢特色經濟作物;邀請以色列專家和國內知名專家、教授前來舉辦培訓班132期,培訓人員達1.3萬多人次;與66個項目縣簽訂責任合同書,確保示范任務完成;全區土肥系統中每個單位負責聯系一個示范村屯,每個技術干部聯系一個示范戶;各級農業部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歸納總結了適應南方地區實際的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微噴灌、集雨節灌、覆蓋保墑、深耕深松、坡改梯和等高種植、農化抗旱保水劑應用、水稻半旱式壟溝灌溉、水稻淺濕控制灌溉等10大主推農田節水技術模式。
廣西66個項目縣示范點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水肥一體化與常規灌溉相比,每畝節水率為30-75%,節肥率達20.8-60%,增產幅度為5.1-41.8%,用工減少1-8個工日,按每個工日50元計算,減少投入50-400元。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增強農作物抗旱能力、提高水肥資源利用效率、農業增產增收效果方面顯示出強大的支撐能力。僅今年全年,廣西1510萬畝農田就實現節水4.53億立方米,節肥30.2萬噸,增加作物產量7.55億公斤,增加農民收入11.32億元。靈川縣獅子巖村一位農民,在自家水肥一體化示范園泵房門上貼出對聯:“施肥不下田農忙變農閑 灌溉不等天增產更增收”,橫批“水肥一體化”。(作者:唐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