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5-29來源:水利部
加大工作力度 強化監督管理
確保如期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務
——在全國中小河流治理視頻會議暨責任書簽署儀式上的講話
水利部部長 陳雷
(2012年5月22日)
同志們: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水利部、財政部2009年啟動了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工作。3年來,經過各地、各部門的團結協作和艱苦努力,中小河流治理試點項目基本完成,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最近,水利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全國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任務。今天,水利部、財政部共同召開全國中小河流治理視頻會暨責任書簽署儀式,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回顧和總結試點工作成效,動員和部署全面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工作,與有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中小河流治理責任書,進一步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和責任措施,確保如期完成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中小河流治理任務。
剛才,矯勇同志介紹了中小河流治理目標任務及責任書主要內容。黑龍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廣西、陜西等7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結合各地實際,全面介紹了中小河流治理的進展情況、主要成效、經驗做法、政策舉措和下步工作打算,講得都很好。財政部張少春副部長對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進行了全面部署,希望各地認真學習領會、著力抓好落實。一會兒,水利部、財政部將與黑龍江等7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現場簽署責任書。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成績,認真梳理經驗,全面總結中小河流治理取得的顯著成效
2009年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啟動實施以來,水利部、財政部會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創新治理模式,落實資金投入,狠抓建設管理,強化監督檢查,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邁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
第一,試點任務如期完成,治理成效初步顯現。截至目前,中央財政累計安排中小河流治理專項資金330億元,地方落實資金近120億元,安排了《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近期建設規劃》內2209條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已有2337個項目開工建設,1103個項目完工,近期規劃內試點項目建設任務基本完成,累計治理河長1.25萬公里,使3900萬人、3800萬畝農田的防洪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500萬畝農田排澇受益。在構筑防洪安全屏障、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時,許多治理河段還改善了用水條件和水生態環境,發揮了綜合效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第二,因勢利導科學設防,治理模式不斷創新。中小河流治理過程中,各地牢固樹立人水和諧理念,因地制宜確定治理方案和措施,山區和丘陵地區主要采用護岸護坡和堤防加固等方式,增強河道防沖刷能力,提高防洪標準;淺丘和平原地區積極開展清淤疏浚和堤防整修加固,提高河道防洪排澇能力。不少地方通過積極采用天然材料和生態混凝土等新型環保材料,構造帶狀人工濕地、種植適宜水生植物等措施,改變傳統的硬質護岸和渠化河道方式,保持了河流自然形態和風貌,改善了河流生態環境。許多地方在加強中小河流治理的同時,統籌安排小流域治理、農村河道整治等項目,治水、興水、親水相結合,充分發揮了河流的防洪、供水、灌溉、生態等多種功能。
第三,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監督檢查全面跟進。水利部、各流域機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大部分市縣都建立了中小河流治理領導機構,水利部、財政部與治理任務較重的四川、廣西等8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了中小河流治理責任書,大部分省份也與縣市層層簽署責任書,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水利部、財政部聯合印發《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中小河流治理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暫行辦法》,嚴格規范項目前期、資金申報、建設管理、工程驗收、監督管理等各項工作,積極推進法人自評、專家評審、群眾評議相結合的項目績效評價,各地也結合實際出臺了相關實施細則,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和充分發揮資金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了水利部、財政部重點檢查和稽察、流域機構分片督查、省級部門日常督導的監督檢查機制,實行中小河流治理月報制度,全過程、全方位加大中小河流治理監督檢查力度。2009年以來,水利部、財政部先后對200余個項目開展了專項檢查,對54個重點項目進行了專項稽察,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第四,建管并重整體推進,管理水平明顯提升。針對中小河流治理項目面廣量大、實施主體基層化的特點,江西、重慶等地采取公開競爭、集中審查等措施加強項目立項審批;廣東等省建立了受益鄉鎮代表參加的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許多省通過集中統一招投標、打捆招投標、組建專業項目法人、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加強質量監督等方式強化建設管理,有力保證了治理項目進度、質量和安全。水利部、財政部先后對近600名市縣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管理和技術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湖南、云南、陜西等省也組織開展了大規模業務培訓,有效提高了基層單位建設管理水平。一些地方在加快治理步伐的同時,積極完善建后管護機制,結合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落實管護責任,特別是浙江等省實行河長制,將河道管護責任分段落實到人,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績,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得益于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得益于廣大水利干部職工的扎實工作。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給予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鼎力支持的國家各有關部門、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付出艱苦努力和辛勤勞動的廣大水利干部職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明確目標任務,認清階段特征,準確把握全面推進中小河流治理的新要求
“十二五”期間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治理,是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各級水利部門必須全力完成的政治任務。以全國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實施方案印發和這次會議召開為標志,中小河流治理由試點階段轉入全面實施階段。全面落實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部署,確保如期完成治理目標任務,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準確把握中小河流治理的目標任務。國務院批準的《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和綜合治理總體規劃》明確提出,2012年年底前,完成《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近期建設規劃》內2209條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2013~2015年,在繼續治理近期規劃內部分重點河流的基礎上,再治理2965條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到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5174條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治理任務,治理項目9243個,治理河長達6.7萬公里。這些目標任務已經逐條逐段逐項落實到省到縣,并接受全社會監督,必須保質保量、不折不扣地完成。除已完成項目外,今后幾年,全國平均每年要完成近2000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年均治理河長近1.4萬公里,建設強度是試點階段的近3倍。一些任務重的省份,年均需完成100多個治理項目,治理河長達700公里;有些縣市每年在完成3-4個治理項目的同時,還要同步承擔其他大量的水利建設任務,時間之緊、任務之重、強度之大前所未有。
第二,準確把握中小河流治理的階段特征。隨著中小河流治理大規模實施和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出現了新的階段性特征,需要我們高度重視、認真應對。一是統籌推進防洪建設的要求更高。在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推進的同時,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江河主要支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也開始大規模實施,大江大河治理、蓄滯洪區建設也在加快推進,如何協調處理好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關系,如何統籌實施好中小河流治理與其他防洪工程建設,需要統籌安排、周密部署、有序推進。二是組織調配各種力量的壓力更大。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受汛期影響,有效施工期短,建設力量安排比較集中。試點階段,大部分縣市只有1個治理項目,隨著中小河流治理大規模展開,許多縣市多個項目同步實施,在短時間內需要投入更多力量,設計、施工、管理、監理等力量不足問題將更加突出,組織實施和建設管理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科學合理地調配好各方面力量,全力打好中小河流治理攻堅戰。三是籌措落實建設資金的任務更重。完成“十二五”中小河流治理任務需要投資1699億元,其中地方需要落實建設資金600億元。與此同時,其他大量的水利建設任務也需要落實投資,地方水利建設資金籌措壓力進一步增大。迫切需要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優先保證中小河流治理等中央有明確完成時限要求的項目。四是建立健全管護機制的需求更迫切。隨著大量治理項目的完工,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后管護問題將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根據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特點,建立健全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相結合的管護機制,落實管護主體、責任、經費和人員,鞏固治理成果,保證工程長期良性運行。
第三,準確把握中小河流治理的實施要求。中小河流治理投資多、覆蓋廣、任務重、要求高、責任大,確保項目實現預期目標,必須準確把握以下要求。一要不斷提高河道綜合整治水平。中小河流治理的首要目標是保障防洪安全,治理工程要把提高重點河段的防洪標準和能力作為首要任務,項目建設要突出工程的防洪功能,同時要注重生態治理的理念,處理好防洪與生態的關系,統籌兼顧水資源利用、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河流景觀的要求,不斷提高河道的綜合整治水平,努力把每一條河流都打造成為安全之河、民生之河、生態之河。二要切實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中小河流治理是關系防洪安全的大事。如果工程質量不達標,不僅難以保障防洪安全,而且還會麻痹人們的防洪意識,導致更大的潛在威脅。經治理的河段,遇標準內洪水出現潰堤等重大安全、質量事故,不僅導致嚴重的災害損失,還會帶來惡劣的社會影響。必須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牢固樹立質量意識,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同時,要嚴格資金管理,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成陽光工程、廉政工程。三要全力確保工程建設進度。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能否按時保質完成,直接關系到治理效益能否及時發揮,也是對各級水利部門工作能力和作風的重大考驗。必須在加快在建工程的同時,按照2012年和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分階段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年度工作計劃,對項目前期工作、資金撥付、工程招標、開工竣工等關鍵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實行節點控制,確保如期完成治理任務。
三、加大工作力度,落實各項責任,確保如期優質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務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是黨中央、國務院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又一項重大舉措,是興水惠民、造福百姓的又一項民生工程。我們要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按照責任書明確的目標、任務和責任,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確保中小河流治理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第一,切實落實組織領導責任。中小河流治理由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地方各級政府負責本轄區內具體項目的實施。各地要切實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領導,健全組織機構,搞好協調配合,特別是各級水利部門要成立專門的工作班子,統籌謀劃、科學安排、強化指導,全力抓好項目的組織實施。要按照水利部、財政部與省級人民政府簽署的責任書要求,建立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中小河流治理責任制,層層簽署責任書,逐河逐段逐項落實政府責任人、主管部門責任人和建設單位責任人,確保工作有人管、責任有人負、任務有人抓。要進一步發揮水利部和各流域機構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切實履行好溝通協調、指導監督的職責。
第二,切實落實前期工作責任。省級水利部門要根據全省中小河流治理任務,提出分年度治理項目前期工作方案,明確前期工作進度要求,及時組織力量審查審批,《2013-2015年實施方案》內的治理項目,今年7月底前要審批完成20%,年底前要審批完成40%。各級政府要加大前期投入,確保前期工作的資金需求。各級水利部門要組織好勘測設計力量,加強前期工作幫扶指導,同時要創新工作機制,采取集中打捆招標等方式,選擇有實力、資質高的勘測設計單位承擔初步設計編制工作。要嚴格落實審查審批責任制,嚴把技術審查和初步設計審批關,確保前期工作深度和質量。
第三,切實落實資金籌措責任。根據規劃任務,中央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小河流治理的投入力度。各地也要把中小河流治理作為重點工作,優先保證資金投入,明確省、市、縣資金投入比例和籌措責任,努力提高省級資金比例,減輕縣市資金籌措壓力。西部地區和享受西部地區政策的縣市取消資金配套,中部地區所需資金也主要由省和地市兩級財政負責解決。要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出臺優惠政策,創造條件鼓勵和吸引各類社會資金投入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建設。要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簡化工作環節,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資金分解撥付速度,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第四,切實落實建設管理責任。要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序,認真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縣級政府要切實履行中小河流治理組織實施的具體責任,組建專業項目法人,打捆招標選擇施工、監理隊伍,集中采購重要設備、原材料。要加大對招投標行為監管力度,強化對監理人員履行職責的監管,建立健全項目法人負責、施工單位保證、監理單位控制和政府有關部門監管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和生產安全。
第五,切實落實監督檢查責任。水利部、財政部將加強對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檢查,定期對各省簽署責任書的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及時了解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進展情況。各地也要建立健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監督檢查責任制,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通過隨機抽查、專項檢查、交叉互查、重點稽察等形式,加強對前期工作、工程進度、質量安全和資金使用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縣級政府要建立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分工合作的監督檢查制度,抓好日常檢查。同時要建立公示制度,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第六,切實落實長效管護責任。各地要高度重視中小河流治理建后管護工作,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把工程建設管理作為項目初步設計的重要內容,結合水管體制改革和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中小河流管護機制,明確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建后管護責任主體,落實管護單位和人員,將管護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做到管護責任有人負、管護力量有保證、管護經費能落實,確保工程良性運行,長期發揮效益。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河道管理,嚴格水政執法,防止侵占河道、亂采濫挖、損毀工程等現象發生,維護河道健康。
同志們,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民生工程,中央重視、群眾關心、社會關注。我們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開拓進取,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更加嚴謹務實的作風,更加扎實有力的舉措,確保如期全面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務,讓黨中央、國務院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