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2-22來源: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年。新起點上,各行業必然會圍繞高質量發展的“雙百跨越”開展工作。經數年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我國水環境治理工作亦到了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為尋找出水環境治理領域的優秀治理案例,以標桿力量引領我國水環境治理工作邁向高質量發展,進而向建黨建國雙百年獻禮,E20環境平臺攜手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中心、黑臭水體系統解決方案中心聯合啟動了“雙百跨越”統領下的“藍色發現”水體治理標桿案例的首期比選活動。武勝縣水環境治理項目是宜興環境醫院推選出的第一個優秀治水案例,它是中國縣城治水艱辛過程的一個縮影,是一對一幫扶之下的跨行政區域創新合作治水的一個生動案例,比選工作組圍繞此案例展開了調研,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可借鑒的標桿治理案例。
來源: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中心、E20環境平臺
作者:全新麗
我國有1800多個縣城(包括縣級市),它們不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天然就能吸引媒體和人們的關注,吸引更多資源、人才。
可如果你把這些縣城的名字隨手搜索一下,就會發現,它們每一個都懷瑾握瑜,堪稱寶藏之地,你會驚訝于某樣物產,或者某樣國粹,竟然就起源于一個你可能之前未曾耳聞的“小地方”。
四川省武勝縣就是這樣一個寶藏小城,是一個尚未被大多數人知曉的遺珠,而它的治水故事也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啟發。縣城治水難,西部縣城治水更難,它是如何做的呢?
武勝縣有“嘉陵明珠”之稱,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產出民間藝術品——竹絲畫簾,竹絲畫簾將刺繡工藝融入竹簾畫中,形成了繡畫結合的工藝特色。著名景點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箴塞、印山公園。
武勝縣地處四川省東部嘉陵江中游,廣安地區西南部,四川、重慶兩省市結合部,東臨岳池縣,西連蓬溪縣,南接重慶市合川區,北交南充市,為重慶“1小時經濟圈核心板塊”。
“隴秦雨水匯嘉陵,千里江流繞古城”。嘉陵江縱貫武勝全境,蜿蜒117公里,千里嘉陵,武勝最長。
按照《武勝縣城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武勝縣城定位為:中國西部著名的江灣湖畔休閑旅游城市,到2030年,建成30萬人口、25平方公里的宜居宜業中等城市。
2018年10月22日,武勝縣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武勝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19年,武勝入選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武勝地方食品種類繁多,風味獨特。“三巴湯”、“麻辣牛肉”是當地回族的拿手好菜。
水資源豐富的武勝,自然也有豐富的魚類資源,讓吃貨們向往。“渣渣魚”、“大河魚”味鮮肉嫩,久負盛名。武勝江河野生的經濟魚類有巖原鯉、青波、黃臘丁、翹殼、江團等30余種,漁民吃魚有句經驗之談:“一邊二巖三青波”,即是指邊魚、巖原鯉和青波最為美味可口。
“十二五”起,我國即加大了水體治理的力度。2015年,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 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一系列政策推動了我國水體治理走向效果時代,各級政府都在這個歷程中經受了考驗。
我國的縣城,行政區域面積大、人口多,經濟總量與地方財政收入卻很小,矛盾突出。同時,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在跟跑城鎮化過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凸顯,縣城環境問題暴露,其中水環境和水資源問題尤為突出。
縣城與大城市一樣迫切需要解決改善城市環境。與大城市不一樣的是,縣城的市政污水、工業廢水混排現象很明顯,環保設施處理工藝和設備品質比較差,工業園區環境管理差,污染嚴重,地方的環境監管能力比較弱,偷排漏排現象很普遍;在環境管理方面缺乏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比較大,理念方面也比較落后,更為嚴重的是缺乏專業環保人才。
但是,在污水治理方面,縣城影響力逐漸提升,“十三五”期間,縣城污水處理廠建設持續增長。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縣城也和大城市一樣,又面臨著治污效果問題。
嘉陵明珠武勝縣,也和許多中小城市一樣,同樣面臨污染嚴重、資金缺口大、人才缺乏等水污染治理窘境,其中最為典型的一處就是五排水庫。
五排水庫是一個河流型水庫,所屬長灘寺河是嘉陵江一級支流,于五排水庫流入武勝縣境內,境內全長約70公里。
五排水庫總庫容在5200萬立方米左右,始建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是武勝唯一一座中型水庫,擔負著灌溉重任。
水庫庫區橫跨武勝、岳池兩縣,過去的網箱養魚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加上從上游岳池縣城及周邊鄉鎮排放出的每年超過1000多萬立方米未經處理的生產生活污水,是造成庫區污染的“元兇”。水庫位置比較特殊:水庫大壩位于武勝縣境內,因而所有權和管理權屬于武勝縣,然而庫區3/4的水域位于岳池縣境內。
由于水庫上游的長灘寺河水質極差,屬于劣五類水質,上游的污水不斷排入水庫之中,導致水庫的水質很長時間以來也一直處于很差的狀態。昔日寶庫成為一潭廢水,不能用來澆灌莊稼。
近年來,通過大力開展“潔凈水”專項行動,長灘寺河水環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流域內的水質仍然較差。依據《廣安市“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長灘寺河水質管理目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然而根據武勝縣環境監測站對長灘寺河流域開展的水質監測情況看,長灘寺河水質一直處于地表水劣Ⅴ類水質,水質情況惡劣。
根據上級政府對岳池縣、武勝縣提出的分區段治理要求,對五排水庫上游的長灘寺河岳池段、五排水庫及五排水庫下游的長灘寺河武勝段分別提出了水質考核指標,初定五排水庫上游的長灘寺河岳池段入庫斷面水質需達到地表水Ⅳ類水標準,五排水庫庫心斷面、五排水庫大壩斷面及五排水庫下游的長灘寺河入嘉陵江斷面水質需達到地表水Ⅲ類水標準。
針對五排水庫嚴重污染的現狀,上級政府對武勝縣政府提出考核目標:2020年年底,水質穩定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水標準。即:COD≤20mg/L,氨氮≤1.0 mg/L,總磷≤0.2 mg/L,高錳酸鉀指數≤6 mg/L,溶解氧≥5 mg/L。
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地表水Ⅲ類水標準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2018年,作為嘉陵江一級支流的長灘寺河流域治理,匯入了史詩級的“長江大保護”洪流。這對于武勝縣來說,是環境改善的機遇,也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五排水庫是那根難啃的骨頭。
長灘寺河流域治理及五排水庫治理問題迫在眉睫。
對于五排水庫治理,困難有三,一是時間緊任務急,要在2020年底前實現達標,實現治理效果;二是資金有限;三是能夠提供服務的可選專業公司有限,畢竟武勝這樣的小城并非大環保公司爭奪的熱土。
最初,武勝縣政府考慮采用“清淤”治理方案,預算投入2-4億元!還不含后續處理清理出來的污泥的費用。而且清淤完成后,隨著污染物的堆積,后續水質會出現反彈惡化情況,今后還需要定期清淤。這對本就不富裕的武勝縣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時任縣委副書記、縣長文閣(現任廣安市廣安區委書記)不甘心于這樣巨額的投入僅產生這樣不甚理想的結果。文閣和武勝相關部門想到了“環保之都”宜興市。
自2013年開始,武勝和宜興就開始互訪、交流,經過2014年、2015年的密集互訪、考察學習,2015年12月29日,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與武勝縣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在街子工業園區舉行。此次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兩地共建的合作創新機制”形成,對推兩地資源實現優化配置,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及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模式,促進產業合理布局起到積極作用。
武勝的環保干部多次到宜興培訓,雙方干部也互相掛職。
也正是基于這一兩地共建的合作機制,在遇到環境難題時,武勝向宜興環境醫院提出求助。
宜興環境醫院為更好地解決武勝縣的環境治理問題,在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管委會朱旭峰主任的帶領下,宜興環境醫院在與武勝方面充分調研、交流、考察的基礎上,為武勝提出《長灘寺河流域水環境質量達標工作方案》:在模式上,成立宜興環境醫院武勝分院,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兩地共建合作機制;從技術上,宜興環境醫院向武勝縣提出了五水共治、五策護水的系統解決方案,并通過多方案比選,重點針對五排水庫水源地治理項目、馮三石農村污水治理示范項目、城市污水廠提標改造項目推薦了一體化系統技術;從產業上,優化武勝縣產業結構,助力發展以環境產業為核心的新興戰略產業;從路徑上,提出了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多元環境治理新體系......
同時,還給分散式農村污水治理示范項目、兩萬噸城市污水廠提標改造項目分別推薦了靠譜的備選環保公司。
宜興和武勝兩個地方政府的深度交流,是五排水庫水體治理項目合作的堅實基礎。武勝是一個縣城,宜興是一個縣級市,武勝遇到的問題也曾是宜興遇到的問題。而宜興的特別在于,它在我國環保領域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
和較真的文閣縣長一樣,朱旭峰主任也是一個較真的人,且有著深深的環保情懷。
2011年2月,他任職宜興環科園以后,就將環保作為事業投身其中。隨著了解研究之后,發現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特別多,而環科園作為全國唯一的環保高新技術產業園,責任重大,但環境問題又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課題,解決難度極大,讓他憂心和扼腕。
朱旭峰通過思考與實踐認為,環保產業是以技術和人才為核心要素的,而宜興的品牌和“正統的環保血統”是可以對接國內國外的高端要素,環保產業應該建產業體系,將技術研發、設計、檢測、創新等平臺要素集中起來推動產業發展。
在他的帶領下,宜興環科園定位于“環保資源整合者、新興產業集聚者、生態經濟創意者、低碳新城引領者”,宜興的環保產業堅持“優二進三、高舉高打、先行先試、和諧發展”的原則,發展以“環保高端裝備及系統集成產業、節能低碳產品的先進制造業、以研發和創意為代表的生產服務業、總部經濟產業”,實現宜興的環保產業從低端制造向高端設備制造發展,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宜興一部分先知先覺的企業開始進行國際技術的轉移和引進,也有一部分注重在人才和團隊的構建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比如一直從事環保產業的菲力環保、江華公司,還有一些以前不從事環保,但現在開始做環保的公司,一直是注重在科技、人才、團隊上的投入。
環科園長期以來帶領著一部分企業,通過專家引進、技術引進走上了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2012年高塍鎮并入環科園后,許多高塍鎮的環保企業也在利用環科園的支撐體系來背書,經常跟著園區到國外考察學習。
宜興環科園將自己走過的路、學習到的經驗,傳遞給了同樣在摸索中的武勝等縣與縣級市。隨著宜興環境醫院的建立,宜興的環保經驗、環保技術在中小城市廣泛傳播開來,極大的助力了我國城鎮環境治理問題的解決。
經過文閣縣長、胡鵬副縣長多次調研、多方對比,以及環境醫院的幫助,WEP技術經“比武”成為武勝縣的最終選擇,用于五排水庫治理。
WEP水環境修復系統主要用于水庫水體修復,是一種提供高濃度溶解氧水的氣液溶解裝置,它具有水質深度修復、污染應急預警、日常水質監控三位一體的水源地綜合保護功能。其設備原理為,岸上配備的氧氣發生裝置和沉入湖底的氣液溶解裝置相連接,向湖底注入高濃度的溶解氧水,進而有效改善水庫底層的溶解氧濃度。
WEP水環境修復系統作為日本廣泛使用的水庫第三代修復技術,進入我國以后在江蘇、廣西已成功開展多個示范項目。
根據《武勝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長灘寺河流域(武勝段)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規定,2020年底前,長灘寺河武勝段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
這個目標已很好的實現,總體需要投入7000萬元,遠低于最早的清淤方案所需要的投入,極大節約了政府財政資金。
經過多位專家的鑒定、調研,以及武勝環保局、國家CMA認證資質的第三方評估公司的檢測,從WEP水環境修復系統投入使用以來,五排水庫水質從修復前的劣Ⅴ類水質逐步得到改善,到2020年8月中旬開始,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即:COD≤20mg/L,氨氮≤1.0 mg/L,總磷≤0.2 mg/L,高錳酸鉀指數≤6 mg/L,溶解氧≥5 mg/L的治理目標。當然,這個成績的取得并非易事,由于上游每天有8-10萬立方米的水排入五排水庫,而上游水質一直波動較大,在上游來水較差的情況下,五排水庫的水質修復工作壓力巨大。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上級部門的監督管理和項目運營方的持續努力下,還是頂住了壓力,五排水庫的水質相較以往已經有了極大改善。
治理前
治理后
該項目設備的安裝、運營期限為一年半,2021年開始,相關設備將移交武勝縣相關部門,進入常態化管理階段。
在五排水庫治理項目上,武勝縣和宜興市聯手打造出一個示范項目,為黑臭水體治理探索了創新技術的應用,并取得了預期效果。這個項目也是江蘇省、四川省產業互助合作,踐行綠水青山的典范,是東、西部兩個縣級政府的對接案例。宜興跟武勝的合作走在了前列,通過干部培訓、環境咨詢、方案推薦等,實現了當地水環境的實際改善。
根據朱旭峰主任的介紹,宜興市和其他地方政府之間的這種合作交流,正在全國多地開展。依據環境醫院模式,宜興向其他有需求的地方政府提供環境咨詢。宜興和遼寧盤錦、江蘇沛縣、河北承德等地的合作正在進行。還有很多地方在積極對接,希望環境醫院去設立分院。
宜興市方面也和廣安、武勝等地政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以期繼續促進雙方的友好合作。
2020年11月14日,廣安市新聞聯播《武勝:多舉措整治長灘寺河流域水環境 共建美麗家園》,新聞中著重報道了五排水庫水環境修復,水質得到改善,達到地表水Ⅲ類水標準,對水環境起到了積極效果。
除了實驗室檢測的水質指標,五排水庫濁度改善非常明顯,從老百姓角度,肉眼可見就是水邊清澈了,沒有臭味了。
當地老百姓,包括水庫周邊居住的村民,包括水庫管理所工作人員紛紛表示滿意。承包水庫生態養魚的經營者也表示,政府允許在不投入餌料,不增加污染的前提下養魚。以前水質差的時候,每年要死很多魚,現在一年多來,水質很好,魚兒們終于也有了新生之地。
以前水庫里魚蝦近乎絕跡,現在野生的魚類也回來了。奧秘就在于水質的變化。
村民們表示,以前的水質很差,水庫里魚很少,他們基本上也不吃這里面的魚,現在水質很好了,魚的味道比較可口,他們經常過來拿魚吃。“渣渣魚”的美味可以傳承下去了。
如今的五排水庫,是那樣的清,兩岸青山倒映,飛鳥從頭頂掠過,別有一番意境。
武勝水環境治理的成果讓人們有理由期待,中國西部著名的江灣湖畔休閑旅游城市正在形成中。
水環境很差時人們雖然可以勉強生活,但他們的投訴表明他們極不滿意這惡劣的生態環境,日子久了,付出的代價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生命健康。
武勝縣政府在投訴面前積極行動,并努力尋找高效、科學、低成本的治理方式,為自己的人民帶來更多可能性,這就是屬于小城的智慧。
在2020年年初,生態環境部啟動了《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這是生態環境部成立以來編制的第一個流域規劃。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向媒體表示,“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魚和諧”就是“十四五”規劃追求的目標任務。
關于治水,2021年伊始,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十部委又有重要政策出臺,即《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從國家層面對污水資源化利用做出指導安排。
《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縣城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實現提標升級;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網民檢驗水質的標準是市長敢不敢下湖游泳。愿所有和武勝一樣的寶藏小城都如往昔美麗,小城的水環境也能恢復它本來的面目——可漁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