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eo0uc"></strike>
  • <tfoot id="eo0uc"></tfoot>
  • <strike id="eo0uc"></strik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技術論文

    水源保護中生態補償方式研究

    時間:2011-10-31來源:徐永田

     

    摘要:流域水源地生態保護及補償是我國生態保護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基于生態補償方式對生態保護的影響分析,研究了不同模式下的生態補償方式類型,并提出生態造血型補償方式。通過研究指出,由于水源地政府在水源保護中的雙重角色,應更多地運用生態造血型補償方式。

    關鍵詞:生態補償;補償方式;研究

    長期以來,在水源生態保護過程中,當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發生沖突時,上級政府往往更注重生態保護與長期經濟利益,而基層政府以及地方居民則傾向于短期經濟發展與利益。這種水源地生態保護不同主體的利益錯位與沖突,造成地方政府及居民對生態保護政策言行不一,使得生態保護效果不佳或屢有反復式地重復污染保護再污染再保護,進而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愈演愈烈。

    然而在很多水源保護項目中,首先,由于水源地保護有顯著的外部效應,上級政府及下游地區政府往往極力倡導;其次,在水源保護中,水源地當地企業及居民必然會受到個體利益的損害,喪失一定的發展權;最后,水源地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代表上級政府推行水源保護政策,另一方面,又要代表當地企業及居民考慮當地經濟發展及收入增長,這也導致水源保護過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充當救火員的工作,一邊要推行水源保護,另一邊又要不斷地安撫當地企業及居民。

    有鑒如此,理論界和政府在建立和諧社會這一主旨下,正在思考如何利用經濟手段使人們生態保護行為得到經濟補償,生態補償及機制設計逐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話題。

    一、生態補償方式對生態補償的影響

    一般來說,水源地生態供給者為生態受益者帶來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生態受益者應對水源地生態供給者進行水源保護生態補償??傮w而言,生態補償方式對生態補償過程有以下影響:

    生態補償方式決定生態供給者獲得何種補償。生態補償方式決定了給予生態供給者的補償是什么,依據補償物的性質,可以劃分為四大類型:政策補償、實物補償、資金補償、智力補償。

    生態補償方式決定生態供給者獲得補償的時點。生態補償方式以時點劃分,可以分為事前補償和事后補償。事前補償指先給予生態供給者補償,再要求生態供給者提供相關生態服務或減少一定生態污染和破壞。事后補償是指在生態供給者按要求提供生態服務或減少生態破壞后,再給予生態補償。

    生態補償方式決定生態供給者獲得補償的期限。按生態補償期限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一次性補償、分期補償和永久性補償。

    生態補償方式決定生態供給者獲得補償的途徑。生態補償方式按途徑的不同可以分為直接補償和間接補償。其中直接補償是受益對象根據水源地提供的水資源和水生態,結合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支付意愿而提供給水源地的補償,由于采用市場化的方式,又稱為市場化補償。間接補償是水源地生態受益者以稅收或生態基金等形式將資金轉移給財政部門,然后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形式補償給水源地,因此又稱為政府補償。

    生態補償方式影響生態供給地區經濟發展?;诤暧^經濟學中投資的乘數效應與投入產出學中的行業投入增值系數理論,不同的生態補償物,不同的生態補償時點及補償期限不僅僅會影響生態供給者個人的利益,還會影響水源地后續經濟發展潛力。

    生態補償方式影響生態供給地區生態保護積極性。在長期的水源地生態保護過程中監控機制的缺失與不足,導致生態保護供給者和當地政府在信息不對稱下出現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不同的生態補償方式及其組合,不但會影響生態供給者實際的收益及效用,還會影響整個生態保護與生態補償機制的實際運行效果。

    生態補償方式影響生態供給地區生態保護持續性。水源地的生態保護不是一次性的短期工程或項目,水源地生態保護最終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取決于水源地生態供給者及政府長期的努力程度及可持續性。為了避免水源地反復出現污染保護再污染再保護的怪圈,在選擇和設計生態補償機制和方式時應考慮不同生態保護方式下,水源地生態保護力度的可持續性。

    綜上所述,由于生態補償方式不但會影響生態供給者所獲得的補償物、補償時點和期限,從而影響生態供給者的利益和效用,而且會通過影響生態供給地區的水源保護力度、保護持續性及當地后續經濟發展,最終影響對水源地生態保護過程及最終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因此,在水源保護過程中,有必要科學、客觀地選擇和設計水源生態補償機制和方式,從而確保水源生態保護的順利推行和實施。

    二、水源保護補償方式及類型研究

    國內眾多學者也對生態補償方式及類型進行了研究,其中洪尚群依據補償物的性質劃分了補償方式與類型,并指出補償方式紛繁多樣,變化多端,但可歸納成四大類型:政策補償、實物補償、資金補償、智力補償。

    葛顏祥等依據補償途徑的不同劃分為直接補償和間接補償。補償途徑的不同也就是指生態受益者是否直接為生態供給者提供補償。

    目前國內學者對補償方式的研究更多局限于依據補償物的性質或補償途徑,但生態補償實踐中,補償方式對生態補償的意義遠遠不止于此。它不僅決定了水源地生態供給者如何獲得以及獲得哪些補償,也會通過影響生態供給地區的水源保護力度、保護持續性及當地后續經濟發展,最終影響對水源地生態保護過程及最終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

    根據補償對水源地經濟的促進性、對水源地生態保護的激勵性,本文把補償方式分為三種類型:輸血型補償、造血型補償和生態造血型補償。

    1.輸血型補償

    水源地環境保護中會一定程度上造成當地政府財政收入減少、財政開支增大的情況,同時個人也會因水源地保護而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或減收。輸血型補償方式是指補償過程中采用實物補償或資金補償的方式,對生態保護過程中生態供給者的損失所進行的直接補償。輸血型補償的特點在于不能增強受補償地區后續經濟發展能力。

    輸血型直接補償的優點是被補償方擁有極大的靈活性,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或直接的補償金或實物補貼,可以彌補水源地地區因保護生態環境而造成的個人財產收入損失和政府財政減收。目前,財政轉移支付已成為中央平衡地方發展及對生態保護地區進行補償的重要手段之一。

    輸血型補償的缺點是補償資金通常被轉化為直接消費性支出,以彌補水源地政府和個人因生態保護所帶來的直接損失。輸血型補償只能從機制上幫助受補償方彌補因保護生態資源所損

    2.造血型補償

    水源地保護過程中,通常因為生態保護的需要,要對一些污染較重的產業或行業進行限制性開發和禁止開發,往往對當地的傳統農、林、牧、漁和工業會造成較大沖擊。造血型補償的優點是可以用項目支持的形式,將補償資金轉化為技術項目安排到水源區,幫助水源區群眾建立替代產業,或進行轉型生產。實踐中政策補償和智力補償通常屬造血型補償。造血型補償能一定程度彌補水源地因限制性開發和禁止開發所帶來的收入減少問題,從而避免水源地出現因保護生態資源而貧

    3.生態造血型補償

    生態造血型補償是指直接投資和扶持綠色生態經濟產業,這些產業不僅對生態環境無污染或少污染,而且會直接受益于水源地生態保護。例如:生態旅游、綠色有機蔬菜水果、無公害養殖業等。

    生態造血型補償可以使環境資源保護區的受補償者充分發揮其發展經濟的潛能、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形成造血機能與自我發展機制,使外部補償轉化為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同時,生態造血型補償可以變上級政府和下游地區對生態保護的需求為水源地當地居民和政府的需求,協調水源保護中各方利益目標。生態造血型補償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決經濟發展潛能的激活與環境資源保護之間的矛盾,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生態造血型補償的目標是增加水源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良性生態造血機制與自我發展機制,使外部補償及外部需求轉化為自我發展能力和自我環保需求,真正做到因保護生態資源而致富。

    三、水源保護補償方式選擇研究

    對流域水源地生態補償及生態保護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尋可行的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及方式,這對于緩解水源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綜合以上對三種補償方式的分析,可以得到三種補償方式具體特性對比表(見表1)。

     1 三種補償方式對比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在生態補償實踐中,三種不同補償方式對生態保護過程及結果影響有所差異:

    就水源地水源保護積極性和力度而言,生態造血型補償方式下,當地政府水源保護力度和積極性最高,輸血型補償最低。這是因為生態造血型補償方式,一方面能通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來彌補生態保護成本,從而提升當地政府生態保護力度;另一方面生態造血型補償,通過改善水源地產業結構,扶持當地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態保護受益型產業,進而內生性的增強當地政府生態保護積極性。

    就水源地未來生態可持續發展而言,輸血型補償可持續性最差,而生態造血型補償方式生態可持續性最強。這是因為在生態造血型補償過程中,首先,可以通過提升水源地政府生態保護力度及積極性,有利于當地生態可持續性;其次,通過扶持無污染和少污染的生態受益型產業,可以有效改善當地產業結構,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提高生態可持續性;再次,隨當地生態保護受益產業比重增加,能有效提高當地民眾生態保護意愿和動力。

    就對水源地經濟發展促進作用而言,輸血型補償最差,造血型補償和生態造血型補償都較高。這是因為輸血型補償中采用實物補償或資金補償的方式,對生態保護過程中生態供給者的損失進行直接補償。輸血型補償并不能有效帶動水源地經濟增長,增強受補償地區后續經濟發展能力。而造血型補償方式和生態造血型補償方式運用過程中,強調直接增強當地經濟發展潛力和能力,對水源地后期經濟發展促進作用較大。

    就水源生態保護預警邊界而言,輸血型補償較低,造血型補償和生態造血型補償較高。這是因為輸血型補償下,當污染問題不是特別嚴重時,當地政府缺乏生態保護動機。而造血型和生態造血型補償方式下,當地政府對生態污染問題更加重視,生態污染達到一定程度,可能會直接對當地經濟造成較大沖擊和影響。

    總體而言,生態造血型補償優于造血型補償,而造血型補償優于輸血型補償方式。

    四、結論

    在水源地水源保護生態補償機制及方式設計過程中,一方面應結合不同補償對象特點及受損性質,選擇生態補償方式及組合;另一方面應盡可能多地采用生態造血型補償方式,讓水源地真正能做到因水源保護而富。

    參考文獻:

    [1] 韓凌芬,胡熠,黎元生.基于博弈論視角的閩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分析[J].中國水利,200911.

    [2] 洪尚群,吳曉青,等.補償途徑和方式多樣化是生態補償機制的基礎和保障[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1.1224卷增刊).

    [3] 葛顏祥,梁麗娟,接玉梅.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與動作研究[J]. 農業經濟問題,20069.

    [4] 李建建,黎元生,胡熠.論流域生態區際補償的主導模式與運行機制[J].生態經濟(學術版),200602.

    [5] 周映華.流域生態補償及其模式初探[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72.

    [6] 宋敏,耿榮海,史海軍,鄧紅兵.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的理論分析[J].理論界,20085.

    [7] 張金泉.生態補償機制與區域協調發展[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

    作者簡介:徐永田,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99精品免费视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日韩av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日韩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日韩爽爽视频爽爽|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jiucao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91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