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eo0uc"></strike>
  • <tfoot id="eo0uc"></tfoot>
  • <strike id="eo0uc"></strik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技術論文

    北京市新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現狀及存在問題

    時間:2011-07-08來源:

     

    摘要: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的加快,農村水污染治理及水環境綜合整治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北京市新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速度快、規模大。然而農村污水處理不同于城市污水,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選擇常受到當地地形特征以及技術水平的限制,以致選擇何種污水處理設施已成為農村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北京市新農村污水的排放特點、目前采取的處理模式及治理技術,提出現存問題及相應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農村 污水處理技術 現存問題

    近年來,隨著城鄉統籌步伐加快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北京市村鎮(含鄉、鎮、農村)地區污水治理事業也取得了較快發展,陸續建設了一批鄉鎮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大幅度提高了村鎮污水治理水平。針對目前北京市新農村污水處理特點、技術特征等情況,并分析現存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 北京市村鎮污水排放特點

    北京市新農村污水主要包括生產污水和生活污水2 個方面。農村生活污水主要是生活廢料和人的排泄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質,往往含有氮、磷等營養物質,還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1],可生化性較好,易處理。農村生產污水是指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農產品加工等小作坊加工廠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2],其特點為水利用率低,雜質顆粒較大,水量小且不均勻,水質大部分可生化性較好。這些廢水往往與生活污水混雜在一起,無法區分處理。

    北京市農村污水的主要特點是:①農村用水量標準較低,污水流量小且日變化系數大;②污水成分濃度較低且日益復雜,波動性大;③農村地區人口大都分散居住,沒有排水管網,集中收集處理難度大。

    2 北京市新農村污水處理模式

    村鎮污水排放面廣,處理規模小,人口居住密度低,住宅較為分散,因此不宜采用傳統的城市污水收集及處理模式。需根據農村的特點,結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種收集及處理模式,才能有效地解決農村污水治理問題。目前北京市村鎮污水處理主要采用分散處理模式和集中處理模式,有時也采用管網截污模式。

    2.1 分散處理模式

    北京市有些村鎮居民居住分散,相互之間距離遠,而且往往地勢高低錯落,溝渠、橋路等橫穿村落,將這些各自分散排放的污水集中處理,難度較大,甚至需要采取污水管道保溫和提升措施,這對農村來說,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且實施起來難度也大。故采取分散處理模式較為經濟適用。污水分散處理模式,即將農戶污水按照分區進行收集,每個區域污水單獨處理。該處理模式具有布局靈活、施工簡單、管理方便、出水水質有保障等特點。

    2.2 集中處理模式

    污水集中處理模式[3],即通過在村內鋪設污水管網,將污水收集到污水處理站后集中處理,是農村污水治理的主要模式。這種模式適用于村莊布局相對密集、規模較大、地勢平緩、經濟條件好、處于水源保護區內的單村或聯村污水處理。具有占地面積小、抗沖擊能力強、運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質標準高、水質穩定等特點。

    2.3 管網截污模式

    管網截污模式,即接入城鎮市政管網。對于靠近城鎮的村莊或者靠近城鎮污水管網的村莊,其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接入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統一由城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此模式適用于距離城鎮污水管網較近(5 km以內),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莊污水處理[4]。該處理模式具有投資省、施工周期短、見效快、統一管理方便等特點[5]

    3 北京市新農村村鎮污水處理技術

    針對北京市村鎮污水特點,在選擇處理技術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個方面[6]:①工藝運行可靠穩定,出水穩定達標排放,盡可能實現直接回用;②投資建設費用相對較低;③運行費用少;④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建設污水站;⑤運行和管理較簡單,設備對用戶的操作水平要求不高。目前北京市農村污水處理所采用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厭氧生物處理又稱作為厭氧消化或厭氧發酵,是指在厭氧條件下,由多種厭氧或兼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機物分解,并產生CH4CO2的過程[7]。厭氧生物廢水處理法是一種低成本的廢水處理技術,它對高濃度和難降解廢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如畜禽糞便污水等[8]。同時可以產生生物能———沼氣,成為低濃度生活污水處理的重要手段。

    目前延慶縣應用的地埋式無動力生物凈化槽裝置是采用生活污水自流的方式,應用厭氧生物膜技術及推流原理,采用內充固定空心球狀填料的處理設備,利用附著于填料內外表面或懸浮的專性厭氧或兼氧微生物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病原菌和部分氮、磷,從而達到凈化生活污水的目的。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不用曝氣,又可以回收生物能沼氣,從而降低運行費用;且污泥產量少,從而減少污泥處置費用。厭氧生物處理為廢水處理提供了一條高效低耗、促進農村燃料向清潔可再生能源轉移的路徑,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3.2 MBR

    膜生物反應器MBR 綜合了膜處理和生物處理技術的優點,一般由膜分離組件和生物反應器2 部分組成。膜生物反應器工作原理是利用反應器的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同時利用反應器內的硝化細菌轉化污水中的氨氮,以去除污水中產生的異味(污水中的異味主要由氨氮產生),最后,通過中空纖維膜進行高效的固液分離出水。MBR 與傳統生物處理技術相比,具有出水水質穩定、占地面積少、污泥排放量少、抗負荷沖擊性強、操作管理簡單等優點。北京市懷柔區采用此工藝較多,處理效果較好。

    3.3 土地處理系統

    土地處理系統恰是利用農村閑置的廢地及低洼的坑塘所采用的污水處理技術,具有節約占地的優勢。北京市村鎮污水處理應用較多的是濕地和穩定塘。

    3.3.1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9]是利用人工水生態系統內多級生物的稀釋降解作用來去除或削減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其污水處理機理是通過植物的去污機理、土壤的凈化機理、微生物與藻類的凈化機理,以及最重要的綜合作用機理,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濕地處理系統工藝設備簡單、運轉維護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及運行費用低、對進水負荷的適應性強,凈化出水水質良好、穩定。人工濕地投資和運行費用僅占常規工藝的10%50% [10]。比較適合于資金少、能源短缺和技術人才缺乏的中小城鎮和鄉村。但運行不好易產生臭氣污染,危害村民健康。

    3.3.2穩定塘

    穩定塘系統是由若干自然或人工挖掘的池塘通過菌藻互生作用或菌藻、水生生物的綜合作用而實現污水凈化的目的。該技術運行維護費低,系統基本不耗能;可充分利用地形,節省投資;無需污泥處理;可實現污水資源化。穩定塘系統可達到較好的出水水質,有的還具有脫氮除磷功能。農村地區可以結合地形條件等有利因素,設立污水的穩定塘生態處理方式,尤其在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同樣會產生臭氣污染。

    3.4 生物接觸氧化

    生物接觸氧化技術主要利用附著生長于某些固體物表面的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具有容積負荷高、停留時間短、有機物去除效果好、運行管理簡單和占地面積小等優點。在缺少資金的地區,可以采用兼性接觸氧化為主、機械曝氣為輔的水處理方法,降低工藝技術的運行成本。該技術成熟可靠,出水水質穩定,適宜的村鎮可普遍采用。

    4 現存問題及措施

    4.1 現存問題

    雖然北京市新農村污水處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著問題。

    1)鄉村的環境保護機構不健全,缺乏專業的環保人才。

    2)生活污水的治理工藝推廣困難。盡管處理農村生活污水的理論技術已經很成熟,但在實踐方面基本上還處在試驗階段,沒有積極推廣。現行的治理方式大都套用城市污水的治理模式,未能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治理效果也不理想。

    3)工藝單一。目前某些郊區縣的新農村污水處理經常采用同一種工藝對污水進行處理,很少有針對每個村的加工業、旅游業的實際狀況進行細致區分,造成污水處理不達標,部分項目改造,進而造成資金的浪費。

    4)后期運行費用無人承擔。現有的國家政策只對新農村的污水處理建設進行了一次性投資,而沒有考慮后期運行的費用。同時村里的各級領導對污水處理重視度不夠,村里不愿意承擔污水站的運行管理費用,也很難將已建設好的污水站管理運行好。

    4.2 措施

    針對目前北京市新農村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應采取相應合理有效的措施。

    1)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專業的人才建設。農村環境保護專業的人才建設,一是“引”,就是引進一批愿意在基層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專業人才,使其為農村的環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二是要“培”,就是要對干部開展環境教育培訓,加強村領導的環境意識。新農村建設不僅要有環境專業人才,同時還要有環境意識強的領導,要使領導知道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道理,只有這樣才能將農村環境建設好。

    2)因地制宜,選取合理方法。村鎮污水解決應該遵循因村制宜、因勢利導的原則。農村污水建設不能只求數量不求質量,貪圖速度。一次性建設數量要少,設計工作要做細致,要有針對性,前期調查工作要做好。不可以為了省事而采取短期應付的工藝或手段,而造成資金的浪費。

    3)落實污水站運行費用。不管是政府還是村里,應較好地落實污水站的后期維護管理的費用問題。并相應的對村中的上水問題先行予以解決。還要對從上到下一直到村的各級干部進行素質教育,讓大家都理解污水治理的重要性,以保證污水治理的效果,做到治理一個用好一個。

    參考文獻

    [1] 唐志堅,儲俊,張磊,等.農村水環境的生態治理模式與技術探討[J].污染防治與技術,2008(21)37-40.

    [2] 曹群,佘家榮. 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綜述[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934(3)118-121.

    [3] 王新生. 淺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模式[J].山西水利科技,2008(3)32-33.

    [4] 何剛,霍連生,戰楠,等. 新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探討[J].北京水務,2007(6)22-25.

    [5] 周瑾. 淺談新農村規劃的污水處理模式[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8)27-28.

    [6] 魏立安,丁園,華河林. 環鄱陽湖村鎮污水現狀與污染防治對策建議[C]//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編輯出版部.農村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10.

    [7] 馬溪平. 厭氧微生物學與污水處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8] 王青穎. 中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應用現狀及研究方向[J].污染防治技術,200720(5):37-41.

    [9] 劉家卓. 農村污水治理的方法分析[J].廣東科技,2007(165):324-325.

    [10] 楊俊,龔琴紅. 人工濕地在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應用[J].環境管理,2007(2):71-73.

    作者簡介:趙雪蓮(1982—),女,碩士研究生。

    ?
    99久久精品国产第一页|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 |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日韩a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区特黄大片 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手机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网站|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嫩草影院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在|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成年日韩片av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