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eo0uc"></strike>
  • <tfoot id="eo0uc"></tfoot>
  • <strike id="eo0uc"></strik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水利要聞

    國新辦舉行國家水安全保障進展成效新聞發布會

    時間:2024-03-14來源:

    1.png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介紹國家水安全保障進展成效,并答記者問。

    2.png

    邢慧娜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到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國家水安全保障進展成效,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先生,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先生,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先生。


    首先,請劉偉平先生介紹情況。

    3.png

    劉偉平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下午好。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水利工作的關心支持。


    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國家水安全戰略并發表重要講話,開創性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為系統解決我國新老水問題、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10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和治水思路科學指引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我國治水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一是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成功戰勝大江大河嚴重洪水災害。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加快完善以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為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新增水庫庫容1632億立方米,新增5級以上堤防約6萬公里。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科學精細調度水利工程,成功戰勝了近年來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遼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嚴重洪水災害。10年來,全國洪澇災害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上一個10年的0.51%降至0.24%,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輕了災害損失。


    二是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深層次變革。全面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持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10年來,全國用水總量總體穩定在61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下降42.8%、58.2%,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530提高到0.576。


    三是加快國家水網建設,促進水資源與人口經濟布局相均衡。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科學推進實施以南水北調工程為代表的重大跨流域、跨區域引調水工程,“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全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億立方米。加快推進灌區建設,新增改善灌溉面積約3.6億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1.5億畝,耕地灌溉率達到55%,為糧食豐收提供了有力支撐。推進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如期全面解決17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困擾億萬農民祖祖輩輩吃水難的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四是推進河湖系統保護治理,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河長制湖長制體系全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120萬名河湖長上崗履職。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斷水百年之久的京杭大運河實現全線水流貫通,斷流26年之久的永定河實現全年全線有水,白洋淀水域面積保持穩定。華北地下水超采治理區地下水水位顯著回升,深層地下水人工回補扎實推進。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2萬平方公里,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


    五是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協同發力,水利治理能力實現系統性提升。實施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地下水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頒布實施,節約用水條例通過國務院常務會審議,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落地見效。水利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工程加快建設。水價、用水權市場化交易等重點領域改革成效明顯,財政資金、政府債券、金融信貸、社會資本共同發力的水利投融資格局初步形成。10年來,全國水利建設投資年度完成額從3758億元提高到11996億元,金融信貸和社會資本投入從782億元提高到3482億元。


    新征程上,水利部門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加快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能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邢慧娜

    下面歡迎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問答環節


    問答1

    第一財經

    近年來,水利投資規模增長很快,請問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拓寬資金渠道方面有哪些經驗和做法?謝謝。

    4.png

    張祥偉

    謝謝第一財經記者。這幾年,我們實施了大規模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大規模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背景下,就需要有力的資金保障,必須堅持“兩手發力”。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另一方面,這幾年,水利部組織地方水利部門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寬水利建設資金渠道。從措施來講,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建立兩手發力的“一二三四”工作框架體系。“一”,就是錨定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這個目標;“二”,就是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手協同發力;“三”就是金融信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水利基礎設施投資信托基金試點,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REITs試點,“三管齊下”;“四”是深化水價、用水權市場化交易、節水產業支持政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四項改革”。通過這個工作體系,調動各級水利部門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吸引市場主體投入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拓寬我們的投資渠道,解決大規模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


    第二方面,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金融支持水利的政策。大家知道,今年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大概3.9萬億元。水利部指導地方拓展思路、找準路徑,積極拓寬水利基礎設施收益來源。同時,與開發性、政策性、商業性金融機構聯合出臺了有關指導性文件,在國家政策范圍內,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期限、貸款利率、資本金比例等方面給予支持。通過這些措施,擴大水利項目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金融信貸的規模。


    第三方面,創新投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各地應用特許經營、股權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模式,建立合理的回報機制,吸引更多市場主體投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另外,一些水利企業利用產業投資基金、企業債券、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方式融資,探索REITs試點盤活水利存量資產,投入水利建設。


    剛才劉部長已經講了,目前財政資金、金融信貸、社會資本共同發力的水利投融資格局基本形成。2023年我們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1996億元,落實投資12238億元,是2014年的2.5倍;特別是近十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金融信貸和社會資本的投入大幅增加,2023年這幾項共達到5451億元,是2014年的7.4倍。


    下一步,水利部將深入推進水利投融資改革,協同推進水價、用水權市場化交易、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等方面改革,進一步拓寬水利建設長期資金籌措渠道。謝謝。


    問答2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

    一直以來,人多水少、水資源短缺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請問,在加強水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以及推進經濟社會各行業深度節水方面有什么舉措和具體成效?

    劉偉平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水利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將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作為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之一,扎實推進節水各項工作,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


    一是節水制度政策逐步建立。落實全面節約戰略,推進節約用水條例立法,聯合有關部門印發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和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先后印發加強重點區域節水、非常規水配置利用、節水宣傳教育等政策文件,健全節水標準體系,全方位推動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二是重點領域節水取得實效。水利部牽頭20個部門建立了節約用水工作部際協調機制,統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非常規水利用等重點領域節水。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了93%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到10%以內。非常規水利用量210億立方米,達到2014年,也就是十年前利用量的3.5倍。


    三是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累計建成1763個節水型社會達標縣、145個節水型城市、2.1萬個節水型工業企業。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指標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體系。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行政區的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指標體系。黃河流域、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規模以上工業服務業用水單位實現計劃用水管理全覆蓋。


    四是節水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累計推動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項目714項,吸引社會資本95億元。23個省份出臺“節水貸”金融產品,貸款金額超過2100億元。大力推進節水技術轉化推廣,開展水效領跑者行動。連續舉辦兩屆節水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促成項目簽約超過120億元。


    五是全社會節水意識持續增強。制定發布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引導公民踐行節約用水責任。打造“節水中國行”等宣傳教育活動品牌。多部門聯合選聘中國“節水大使”,建成一批節水科普場館和教育基地。實施節水科普效能提升行動計劃,營造惜水愛水的良好氛圍。謝謝。


    問答3

    海報新聞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護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請您介紹一下近幾年來水土保持方面的具體工作情況。謝謝。

    5.png

    陳明忠

    水利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系統治理、綜合施策,推動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建設美麗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國水土流失面積下降到262.76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到72.56%。


    一是協同高效的體制機制基本構建。對標對表《意見》提出的2025年、2035年工作目標,將水土保持率目標量化分解到縣,形成全國、省、市、縣四級水土保持率目標體系。流域管理機構建立水土流失聯防聯控聯治機制。23個省份黨委、政府出臺貫徹落實《意見》的實施方案,27個省份建立水土保持聯席會議制度,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


    二是人為水土流失防治有力有效。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出臺水土保持空間管控、信用評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辦法、農林開發活動水土流失防治導則,全過程全鏈條加強監管,依法審批水土保持方案50.84萬個,查處水土保持違法違規行為14.31萬個,新增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


    三是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加快推進。圍繞重大國家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大江大河上中游、東北黑土區、西南巖溶區等區域為重點,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7萬平方公里,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4000多條,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人居環境,有效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四是管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國、流域和省級上下協同、相互配套的水土保持規劃體系健全完善。國家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優化布局工程立項實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水土保持監測體系加快推進。水土保持學科建設、監測與信息化、科學研究、標準體系等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


    下一步,水利部將持續強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堅持預防保護“控增量”、綜合治理“減存量”、強化管理“提質量”,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謝謝。


    問答4

    紅星新聞

    河湖關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請問,水利部在河湖管理保護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謝謝。

    6.png

    于琪洋

    感謝紅星新聞記者的提問。大家知道,江河湖泊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是行蓄洪水的重要場所,也是生態環境和國土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部高度重視河湖管理保護,堅持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推進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建設,采取了一系列的創新舉措,著力提升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水平。主要采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健全河湖長制責任體系。指導各地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31個省區市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省級總河長,省市縣鄉村五級120萬名河湖長上崗履職。推動在南水北調工程全面建立河湖長制。制定印發了河長湖長履職規范,全面建立河湖長動態調整和責任遞補機制。連續5年將河湖長制工作納入國務院督查激勵。指導各地嚴格河湖長制考核,各地累計問責3.79萬人次。


    第二,創新完善工作機制。在國家層面,建立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全國河湖長制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在流域層面,七大流域全部建立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機制,統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聯防聯控聯治。在地方層面,各地普遍建立“河湖長+警長”“河湖長+檢察長”等協作機制,比如重慶與四川組建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共同對81條跨界河流聯防聯治,福建等地通過聘請第三方管護公司等方式建立日常管護長效機制。


    第三,強化河湖庫管理保護。發揮河湖長制作用,先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行動,比如說開展了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清理整治、全國河道非法采砂整治、丹江口“守好一庫碧水”專項整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交叉河道問題整治等專項行動,累計清理整治河湖庫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四亂”問題一共24萬多個。推動河湖管理范圍劃界,劃定133萬公里河流、2057個湖泊的管控邊界。七大流域重要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全部批復實施;省級負責編制的501個河湖岸線規劃完成批復476個。完成7280條河湖的健康評價,逐河逐湖建立健康檔案,滾動編制實施“一河一策”方案7萬多個。指導各地開展3232條幸福河湖建設。謝謝。


    問答5

    經濟日報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灌區是糧食穩產保供的基礎,在國家糧食安全水利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并且有何進展?謝謝。

    陳明忠

    謝謝經濟日報記者。我國人多地少、水旱災害頻繁、水土資源不匹配,決定了水利在保障糧食生產和農業農村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水利部大力推進灌區建設,經過10年努力,全國耕地灌溉面積由9.68億畝增加到10.55億畝,在占全國55%的耕地灌溉面積上生產了全國77%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為端牢中國飯碗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推進灌排體系建設方面。通過“十三五”“十四五”對1600余處大中型灌區實施現代化改造,結合國家和地方水網工程建設,配套新建一大批大中型灌區,有力保障了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面對2022年長江流域歷史罕見氣象水文干旱、2023年西北四省嚴重旱情,水利部和相關流域機構加強供水調度,精準范圍、精準對象、精準時段、精準措施,保障了長江中下游2856萬畝和西北四省區1300多萬畝秋糧灌溉,大旱之年實現了糧食穩產豐產。去年,水利部會同國家有關部門一起編制了全國農田灌溉發展規劃,研究提出了將來合理灌溉面積的發展目標、總體布局和主要任務。


    在發展農業節水灌溉方面。堅持節水優先方針,開展灌區節水改造,實施東北節水增糧、華北節水壓采、西北節水增效、南方節水減排等區域規模化節水灌溉行動,強化取水許可,推進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耕地灌溉畝均用水量由2014年的每畝402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64立方米,降低了9.5個百分點,有效緩解了經濟社會發展用水矛盾。在糧食總產量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全國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實現了零增長。


    在提升灌區管理能力方面。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達9億畝,21個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開局良好。21處大中型灌區、16處灌排泵站通過了水利部標準化管理評價。49處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進展順利,有力提升了灌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比如,安徽淠史杭灌區初步實現了6座大型水庫、1200多座中小型水庫、20多萬座塘堰以及雨洪等多水源在時空上的合理調配,從群眾提出用水申請到水潤田間,由原來的3—4天時間縮短到現在的不到半天。


    下一步,水利部將結合國家水網、重大引調水和骨干水源工程建設,謀劃建設改造一批節水型、生態型灌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撐。謝謝。


    問答6

    極目新聞

    我國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請問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方面有什么進展?有哪些代表性工程?發揮了什么效益?謝謝。

    張祥偉

    謝謝你對國家水網的關心。加快構建國家水網,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各界也非常關注。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的部署,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按照“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要求,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國家水網建設。從進展來看,主要是三個方面:


    首先,加快形成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骨干輸排水通道。從國家水網大動脈來講,南水北調東、中線建成以來,累計調水量超過698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76億。2022年,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開工建設,拉開了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帷幕。同時,西線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從國家水網骨干輸排水通道來看,2022年以來,引江濟淮、引漢濟渭、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等一批重大的引調水工程實現了通水,開工建設了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這涉及兩個省,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是前年開的,還有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是去年開的,還有吉林水網的骨干工程,以及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一批重大項目,這些工程的建設將為流域、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比如,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這是沿淮人民翹首以盼的戰略性防洪工程,將歷史性地解決淮河下游泄洪不暢的問題。引江濟淮工程將惠及安徽、河南兩個省55個縣區近5000萬人,構建江淮水運大動脈,將成為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今年1月通水的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有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3200萬人口的供水安全,并為香港提供應急備用水源。


    第二,積極推進國家水網重大結點工程建設。2022年以來,開工建設黑龍江林海、重慶向陽、云南桃源、湖北姚家平、安徽鳳凰山等20項大型水庫,將在國家、區域、省級水網中起重要的調蓄作用,同時,開工建設了江西大坳、廣西大藤峽、安徽懷洪新河等13項大型灌區,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水利基礎。

      

    第三,統籌推進省市縣級水網建設。目前,全國31個省份省級水網建設規劃印發實施,水利部啟動了省、市、縣級水網先導區建設,通過先導區示范帶動作用,推進各層級水網建設,加快構建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國家水網體系。同時,按照新質生產力的要求,我們正在加快推進數字孿生水網建設。


    這兩年建設的大型引調水、水庫和灌區,將新增供水能力190.7億立方米,什么概念呢?相當于目前南水北調中線供水能力的2倍;新增改善灌溉面積2681萬畝,相當于兩個多都江堰灌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國家水網建設。水利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推進國家水網建設,優化水資源配置,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水安全保障。謝謝。


    問答7

    中國新聞社

    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事關民生福祉,請問水利部在這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下一步將開展哪些重點工作?將實現哪些新目標?謝謝。

    陳明忠

    謝謝中新社記者的關注。水利部會同各地和有關部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大力推進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到2023年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九成的農民都喝上了自來水,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0%,規模化就是供水規模達到千噸萬人的規模。主要有幾項進展:


    一是確保農村群眾飲水安全方面,打贏了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到2020年底全面解決了1710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妥善解決了1095萬農村人口飲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問題。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應對2022年長江流域干旱等自然災害過程中,全力保障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


    二是持續推進農村供水工程建設。10年來,累計完成工程建設投資達到5556億元,解決了1.3億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鞏固提升了5.1億農村人口的保障水平。到2023年底,全國建成農村供水工程563萬處,供水服務人口達到8.7億。


    三是積極探索創新資金籌措模式。在各級財政投入的同時,指導地方兩手發力,多渠道籌措資金開展了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比如,近三年共落實資金3049億元,用于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其中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金融信貸和社會資本等投資占比接近80%。


    四是建立健全管理體系,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三個責任”“三項制度”,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價收費,中央財政安排維修養護補助資金,支持地方加強農村供水工程的維養。


    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全面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標志。下一步,水利部將指導各地全面推進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


    一是規劃引領。組織各地編制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


    二是以縣域為單元。整縣制推行“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3”就是優先推進城鄉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改造等這三種建設模式,最大程度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監管、同服務。“1”就是實現縣域統管、專業化管理全覆蓋的管護模式。


    三是加強水質保障。深入實施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配套完善凈化消毒的設施設備,強化水質自檢和巡檢,確保農村供水水質安全。


    四是牢牢兜住底線。探索建立平急兩用的農村供水應急保障體系,健全農村供水問題快速發現和應急響應解決機制,確保發現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動態清零。我們定的目標,到今年年底,自來水普及率再提升兩個百分點,提升到92%,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提高三個百分點,達到63%,大大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謝謝。


    問答8

    新華社

    華北地區是我國水資源最為緊缺的地區之一,能否介紹一下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治理情況,具體措施有哪些?產生了哪些成效?

    于琪洋

    感謝新華社記者的提問。地下水超采治理是國家水安全保障的重要內容。2014年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以受水區作為重點,水利部會同有關部委和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開展了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2019年、2023年,水利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兩次聯合印發實施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方案,以三年作為一個周期,采取了節約用水、水源置換、嚴格管控等措施,全力推進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首先,強化節約用水。全面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深入推進全方位節水,包括工業、農業、生活、城鎮各方面的節水,尤其是推動農業的全方位節水,實施灌區節水改造和田間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推廣農藝節水措施和耐旱作物品種。2019年以來,京津冀新增農業節水灌溉面積936萬畝,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面積412萬畝。


    其次,加大水源置換力度。充分利用當地水,用好引長江水、引黃河水等外調水,加強非常規水源利用,在華北地區7個水系、55條河湖持續開展常態化補水和夏季集中補水,開展深層地下水人工回補;同時擴大供水管網的覆蓋范圍,用地表水置換華北地區地下水水源,累計關停29萬眼機井。


    第三,嚴格地下水管控。落實《地下水管理條例》,嚴格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管理。開展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持續加強對無證取水、超許可取水問題查處。加快推進地下水取水監測計量體系建設,具備安裝條件的規模以上地下水取水口基本實現計量全覆蓋。同時,建立地下水水位變化通報機制,對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比較大的進行定期通報,壓實地方政府地下水治理責任。


    經過多年治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問題得到有效緩解,華北地區地下水狀況和河湖生態面貌不斷改善。2018年以來,累計為華北地區補水338億立方米,其中回補地下水量超過130億立方米。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滹沱河、南運河等華北主要水系先后實現了水流全線貫通。永定河實現了全年全線有水,白洋淀生態水位保證率達到100%,京杭大運河連續兩年實現了全線水流貫通。2023年華北地區補水河流有水河長增加到2722公里,比2018年增加了2倍,形成水面面積779平方公里,增加了1.2倍。同2018年相比,2023年京津冀治理區淺層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2.59米,深層承壓水水位平均回升7.06米。總體來看,華北地區大部分河湖做到了有水、有流動的水、有干凈的水,治理區地下水水位總體回升。


    下一步,水利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持續推進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完善地下水超采治理與管理保護長效機制,努力實現地下水可持續利用,促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謝謝。


    問答9

    香港紫荊雜志

    我國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決定了水旱災害多發頻發,并且災害突發性、不可預見性日益突出,請問水利部是如何有效應對的?謝謝。

    劉偉平

    感謝您的提問。對于中國水利,對于保障國家水安全來說,水旱災害防御、防汛抗旱是繞不開的話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古以來,我國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豐,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正如您剛才所講,我國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氣候條件,我國特殊的水情決定了水旱災害多發頻發。特別是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水旱災害趨多趨頻趨強,給我們防御工作帶來的難度更大、任務更重。


    水利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防災減災救災理念,主動適應極端水旱災害頻發態勢,著力構建完善水旱災害防御“三大體系”,以防御措施的確定性、系統性、前瞻性,應對和防范水旱災害發生的隨機性、突發性、致災性,筑牢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防線。剛才我提到了“三大體系”:


    第一個體系,健全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從流域整體著眼,準確把握流域特點及洪水特征,科學布局和加快推進各類防洪工程建設,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增強洪水調蓄能力,確保分蓄洪區蓄洪滯洪功能。目前,已建成以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為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我國大江大河基本具備了防御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洪水的能力。


    第二個體系,完善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加快構建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實現云中雨、落地雨、本站洪水監測預報,加強降雨產匯流及洪水演進等模型研發應用,不斷延長洪水預見期、提高洪水預報精準度,持續提升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能力。目前,南、北方主要河流洪水預報精準度分別提升到90%和70%以上。此外,有山洪災害防治任務的2076個縣,全部建設了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


    第三個體系,構建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和確保城鄉供水安全的目標,貫通雨情汛情險情災情“四情”防御,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依法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滾動更新各類防御預案方案,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狠抓水庫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蓄滯洪區運用等關鍵環節防御措施落實;加強中長期旱情預報,提前儲備、科學調度抗旱水資源,最大限度減輕水旱災害損失。


    依托逐漸完善的水旱災害防御“三大體系”,我國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實現了整體性躍升。在防洪方面,我們成功防御了2020年長江流域性大洪水,2021年黃河中下游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秋汛,2022年珠江流域北江1915年以來最大洪水,特別是去年也就是2023年,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下,我們取得了防御海河流域1963年以來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的重大勝利,這也寫入了今年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抗旱方面,我們戰勝了2021年至2022年度珠江流域秋冬春連旱、2022年長江流域夏秋連旱等嚴重的干旱災害。近十年(2014年—2023年)我國洪澇災害損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個十年(2004年—2013年)的0.51%下降到0.24%,年均作物因旱受災面積、因旱糧食損失分別降低了56.7%和51.6%。可以說,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謝謝。


    邢慧娜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幾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再見!


    來源:國新網


    ?
    蜜芽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bbwbbwbbw|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日韩欧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2021国内久久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国产精品素人搭讪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56prom在线精品国产|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