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6來源:
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開幕,最引人注目的不外乎就是《政府工作報告》。同去年一樣,本文將對其中與水利相關的內容進行梳理分析。
一、財政預算和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情況
在地方政府債務嚴控,地方財力吃緊的背景下,保障有效投資,推動經濟增長,必須更多依靠中央層面的擴張性支出安排。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正是基于這一形勢。
從上述安排來看:
赤字率安排沒有提升,但是安排了1萬億特別國債(不計入赤字率);
專項債繼續擴張,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體現了在嚴控隱債背景下,對地方政府舉債提供支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新質生產力和科教興國戰略放在了年度工作任務的最前面,在擴大有效投資部分,也將支持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作為重點,體現了推動我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相較以往,如2020年提出“兩新一重”和22年將水利置于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點名領域之首,似乎今年對水利等傳統基建有所弱化。但是,要考慮到這是在去年萬億新增國債重點支持水利,今年才進入緊張實施階段的背景之下。因此,著墨較少是可以理解的。
加快重點領域節能節水改造
三、投融資:專項債投向有傾斜,擴大民間投資
專項債規模繼續擴大,在額度分配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
額度分配向項目準備充分、投資效率較高的地區傾斜。表明項目前期工作做的好,資金到位后能夠迅速使用產生效益的地區,會得到更大額度支持。
去年底,國辦發布了PPP新機制文件,政策取向就是打擊借PPP之名行隱債之實的畸形模式,更大力度吸引民間資本投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
落實和完善支持政策,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繼續在這方面發力。
總體來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雖然對水利的著墨不多,但中央預算內投資擴大、專項債規模擴張等措施還是有利于水利建設投資。
同時,今年水利建設已經有規模龐大的2023增發國債的支持(可參考:國新辦發布會透露更多今年水利建設工作安排),重點工作應當是做好項目實施及配套融資的落地。
也正是因為已經有了增發國債的大規模支持,今年新增的萬億特別國債可能不會給水利很大支持,但特別國債將在未來幾年內持續發行,或許明年就可以更多利用了,所以還是要保持關注。
只是,無論利用什么融資工具,都需要儲備好項目,做實前期工作,提升投資效率。